法國新小說派*重要作家、1985年諾貝爾文學獎金獲得者克洛德·西蒙1957年發表的代表作。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外地叫安托萬·蒙泰思的人,應公證人邀請,到南方一座小城繼承父親的遺產。蒙泰思被一種孝心驅使,決定保住父親的產業。這在公證人看來,是一個傻瓜,而在婦女和兒童看來,他是一個圣徒。蒙泰思在等待解決遺產問題時與所投宿旅店的女侍者洛絲建立了純真的感情。但被他表妹破壞,洛絲慘遭殺害。蒙泰思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得賣掉遺產,離開小城。
《風》的副標題揭示了作品的特點。副題是“試圖在祭壇后部重建巴羅克式的畫屏”。這里的“試圖”“重建”指的是通過主要人物的談話、其它人物的證詞以及小城傳播的流言的搜集和整理,借助想象,恢復在小城發生的故事。“巴羅克式”指的是采用螺旋形結構,豐富了細節描寫。(巴羅克式原指16世紀末至18世紀中葉歐洲藝術的一種主要風格,其特征是廣泛地使用螺旋形、蝸牛形等線條,以造成一種“動”的感覺)“祭壇后部的畫屏”指的是作者特意借鑒繪畫藝術手法,通過小說材料空間組合改變故事情節的線性發展,用一幅幅連續的畫面構成作品。可見,小說既留有傳統的因素,又體現了新小說派的特色。
上一篇:《青鳥》作品分析
下一篇:《馬斯克四部曲》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