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俊山
普里什文
連蟋蟀也聽不見草叢中有自己同伴的聲音,它只輕輕地葉著。在這寧靜的時候,被參天的云杉團團圍住的白樺樹上,一張黃葉慢慢地飄落下來。連白楊樹葉都紋絲不動的寧靜時候,白樺樹葉卻飄了下來。這張樹葉的動作,仿佛引起了萬物的注意,所有云杉、白樺、松樹,連同所有闊葉、針葉、樹枝,甚至灌木叢和灌木叢下的青草,都十分驚異,并且問:“在這樣寧靜的時候,那樹葉怎么會落下來呢?”我順從了萬物的一致要求,想弄清那樹葉是不是自己飄落下來。我走過去看個究竟。不,樹葉不是自己飄落下來的,原來是一只蜘蛛,想降到地面上來,便摘下了它,作了降落傘:那小蜘蛛就乘著這張葉子降了下來。
(潘安榮 譯)
熱愛大自然的普里什文總是用整個生命去感受自然,觀察和研究自然。于是他從萬千自然景象中發現了無窮無盡的美,捕捉到繽紛如織的詩意。他認為大千世界和人的心靈是相呼應的:“世界是美麗非凡的,因為它和內心世界相呼應,把它繼續了下去,并使它擴大,增強起來。”(《暴風雪》)因此,他常常這樣“追捕自己的心靈”:“我時而在幼嫩的云杉球果上,時而在松鼠的身上,時而在陽光從林蔭間的小窗子中照亮了的蕨草上,時而在繁花似錦的空地上,發現和認出了我的心靈。”(《我的狩獵》)。
現在,在《降落傘》中,普里什文又有了新的發現。一片黃葉,從白樺樹上“慢慢地飄落下來”。樹林中這樣一件絕不起眼的小事,居然引起了作家的興趣。他“想弄清那樹葉是不是自己飄落下來”,就“走過去看個究竟”。結果得到這樣的答案:
不,樹葉不是自己飄落下來的,原來是一只蜘蛛,想降到地面上來,便摘下了它,作了降落傘:那小蜘蛛就乘著這張葉子降了下來。
本來,這個發現沒有什么驚人之處。然而,一經作家那富有情趣的筆墨描述出來,卻顯得詩意盎然,頗耐咀味。黃葉與蜘蛛的巧遇不過是自然界萬千巧合之一種,純屬偶然。可是在作家的想象中,這卻是一個有趣的游戲。在這里,作家樂觀的心靈世界與大自然契合如一,正如東方哲學的“物我兩志”境界。因此,他才那樣關注自然,同時全身心地體察自然。明于此理,便可以理解那林中萬物的疑問,在作家心靈體驗中何嘗是虛幻的呢!它是作家感覺到的真實,它來自作家心靈的聽覺。
如果不是將整個生命融匯于大自然,也許不會有普里什文這個風格卓異的作家,當然,也不會有《降落傘》這篇具有獨特生命意味的散文詩。
上一篇:《陌生人》鑒賞
下一篇:《雁來紅·墓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