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兢;消缺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注釋】
火炎冰兢:比喻人情冷暖。鄙吝:指心胸狹窄。
【譯文】
遠離那些紅塵世俗的繁務,自然心中就不會在意那些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消除那些鄙俗的欲念,自然而然就會感受到云淡風輕的美好。
【道理】
陶淵明說“心遠地自偏”,其實只要心境平和,走到哪里都是出世歸隱;只要內(nèi)心曠達,遇到什么事都會超然物外。
疑人盜斧
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觀察那個孩子。他看那個孩子走路的姿勢,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觀察那個孩子的神色,也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聽那個孩子說話的語氣,更像是偷了斧子的樣子。總之,在他的眼睛里,那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像是偷斧子的。
然而不久后,他在清理水溝的時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來是他自己遺忘在水溝邊上了。第二天,他再看鄰居家那個孩子,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絲毫也不像偷斧子的樣子了。
這個故事說明,看事物的心態(tài)和主觀意識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的判斷。
元·盛懋(mào)《坐看云起圖》
上一篇:《留取丹心照汗青》名言名句解讀
下一篇:《禍患積于乎微》名言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