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8】社會學之思(第3版)
(〔英〕齊格蒙特·鮑曼、蒂姆·梅著,李康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3.5萬字,2020年4月第1版,68元)
△3篇(10章):1.日常生活中的行動與理解:①與他人一起并通過他人來理解自身;②維持我們的生活;③社會紐帶:談論“你們”與“我們”;2.選擇、背景與挑戰:④價值、權力與選擇;⑤饋贈、交換與親密關系;⑥身體、性相與健康;⑦空間、時間與社會動態機制;⑧文化、自然與地域/領土;⑨消費、技術與生活方式;3.回顧與前瞻:⑩社會學之鏡:回顧與前瞻。
〇每門學科都敘述著自身的過去,敘述著自身關注焦點的獨特性,構成著自身的探究領域。歷史學關注著發生在過去的行動,而社會學則集中考察當代的社會。人類學研究的是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人類社會;政治科學聚焦于權力、國家和政府相關的行動及制度;經濟學認為人會“理性”地行動,以使個體的效用最大化,并從這個角度出發來談稀缺資源的配置;法學和犯罪學感興趣的是如何解釋并應用調控人的行為的那些法律和規范,以及如何表述這些規范,使之成為義務,如何貫徹推行,又有何種后果。
〇所謂社會學之思,就是通過分析人類互賴的多重網絡,來領會人的境況。
〇對滿足、快樂、安康與意義的追尋,不僅引導著人類歷史上的精神探尋,而且也成為一項宏大事業。
〇一切所有權都對人進行了分離和區隔。所有權是一種促動性的條件,因為它可以擴展自主、行動與選擇,所以人們常常認為,所有權與自由密切融合。
〇別人的權利是對我們自己權利的限制,因此,要增進我們的自由,其他人自由的行使就勢必要受到約束。
〇我們的健康和社會政策往往聚集于個體。
〇作為一種思考并看待我們自身及他人的方式,在通往更加公正、更可持續的關系旅程中,社會學居于核心位置。
〇教人如何經由社會學之鏡,去看待世界,看待人的生活。
(2020年7月27日夜9:50閱畢)
上一篇: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
下一篇:科學道德:錢學森的言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