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3】中國經濟新方位:如何走出增長困境
(吳敬璉等主編,中信出版社,30萬字,2017年2月第1版,69元)
△中國經濟50人論壇叢書之一,全書共5章:①制度轉型,突破增長的迷霧;②結構性改革應持續推進;③新形勢下對外開放與大國戰略;④全球化與人民幣國際化;⑤突破經濟新平庸,尋求新平衡。
○深入聚焦結構性改革,直面改革的挑戰與陣痛。突破經濟增長的層層迷霧,聚焦中國經濟發展新方位。
○2015年,中國財政收入已超過15萬億元,人均稅負已超過1萬元。中國稅收體系中有18個稅種,到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財稅制度。
○城市化、工業化是人的行為,人的行為的基本邏輯是要追求就業,追求收入,追求改善的生活。要順應人口遷移規律和城市化規律。騰出更多的土地發展大城市,包括這些城市周邊的小城鎮、衛星城等。費孝通的博士論文是調研小城鎮的,據說他臨終前兩年曾經對他的學生說,也許在中國小城鎮這條路可能走不通。不同的歷史階段對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認識。
○更高程度的集聚有六點優勢:①各行業的分工程度高,生產率水平提高;②信息成本大幅下降;③有利于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④比信息更重要的是知識;⑤分工提高,危險也相應增加;⑥節約時間成本。
○美國的大城市分布呈柱狀,紐約就是其中最高的擎天柱,集中了美國經濟總量的1/10。美國85%的經濟總量靠的是占地3%地區的生產供應。
○信息技術有三大重大成果:第一是計算機;第二是集成電路;第三是通信和軟件的發展。
○中國制造2025、工業核心軟件、工業互聯網、工業云的發展。
○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支點;牢牢把握“一帶一路”所蘊含的巨大商機。
○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全球化,是指生產力布局的全球化。
○科技實力之指標:研發投入、科學創新、發明專利和互聯網用戶。
上一篇:中國古代文學常識(插圖修訂第四版)
下一篇:中浦講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