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1】盧梭
(〔英〕羅伯特·沃克勒著,劉嘉譯,譯林出版社,22.5印張,2020年9月第1版,39元)
△6章:一位日內瓦公民的生平;文化、音樂和道德的敗壞;人性及公民社會;自由、美德和公民權;宗教、教育和性;流浪者的夢想。
〇盧梭這個人,應該算是西方文化園圃中最怪誕詭譎的一朵奇葩。他生前困頓窘迫、四面楚歌,死后卻聲名遠揚、后人景仰。盧梭與法國上流社會和知識精英的決裂固然有其個性方面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還是由于思想上的分歧。要想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盧梭是繞不開的。
〇人類必然在某些方面與其他物種有所區別,而且我們本身擁有可完善性。這是盧梭在歷史哲學和政治思想史上所引入的術語。
〇他堅信,人天生并不邪惡,但往往由于差勁的政府滋生了邪惡,從而導致人變得邪惡。
〇讓—雅克·盧梭既是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人物,也是這一運動的強大批判者。他大力抨擊政治、經濟、神學及性的文明裝飾物,并沿著這一路線激發著浪漫個人主義者和激進革命者的狂熱。這本書表明,盧梭的歷史哲學,他的音樂和政治理論,他的小說、教育和宗教作品,甚至是他的植物學創作,如何受其有關人類在無拘無束自由狀態下自我實現的空想理念所激發。作者還解釋了,在回歸古典共和主義、古代神話、與神直接交流及孤獨狀態中,盧梭如何預見了后現代主義者對啟蒙運動的某些拒斥。
(2021年2月13日夜11:00閱畢)
上一篇: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埃:周作人譯文精選集
下一篇:印度尼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