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4】社會主義“有點潮”
(節目組編寫,湖南人民出版社,14.7萬字,2017年12月第1版,55元)
△引言:人間正道是滄桑:1—6集:①烏托邦是座什么島;②《共產黨宣言》是一本什么書?③“阿芙樂爾”號為什么開炮?④南湖的紅船為什么能破浪前行?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哪?⑥“中國夢”是個什么夢?
○一瀉千里的大江大河,走的都是一條千回百折的路,自然界如此,人類歷史也是這樣。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言: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但不管多艱難、多曲折,美好的事物總能“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終歸“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自1516年《烏托邦》發表以來,社會主義砥礪前行的500多年,是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從一國勝利到多國勝利的500多年,也是勇立潮頭、引領潮流,在浪潮中搏擊弄潮、歷盡艱辛、百折不撓的500多年,更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大潮奔涌逐浪高”的500多年。
○“潮邏輯”。
○正如一首歌所唱的一樣:“一年年花開花落,冬去春來草木又蓬勃;一頁頁歷史翻過,前浪遠去后浪更磅礴。”
○1516年,托馬斯?莫爾《烏托邦》的發表,標志著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社會主義從來不是小家、小資、小氣的小理想,從來都是遠大、宏大、偉大的大理想。
○從來不是虛無縹緲的夢幻,它在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接力奮斗下已經勝利實現。“潮”在站得高、接地氣、力量大。
○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因為千百年來人類社會是個階級的社會,有剝削也有壓迫,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就造成了很多人間悲劇。馬克思、恩格斯寫《共產黨宣言》,就是要提出一個理論指引工人階級走向解放,乃至最終達到全人類的解放。它是一支火炬,照亮了人類社會發展前進的道路;它是一面旗幟,指引了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方向。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也好,“新經濟政策”也罷,其實都是圍繞一個目的,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有奮斗,就會有犧牲;有探索,就會有失誤。
○中國共產黨能夠成功的“秘訣”:①它有堅定的理想信念;②它有科學的理論作指導;③它必須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勇氣和態度;④它必須得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了人民;⑤必須腳踏實地從我做起。
○在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美國一個歷史學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在《美國的史詩》一書中,第一次提出“美國夢”這一概念。在1929至1933年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危機,即“大蕭條”時期。“美國夢”強調的是個人價值的實現。
○自《烏托邦》誕生以來,世界社會主義就像黃河、長江一樣,時而飛流直下,時而緩緩向前,時而千回百轉。但無論如何,它都一直呼嘯向前、奔騰不止、新潮迭涌。
○把“有意義”的事做得“有意思”。
○理論進校園的匠心之作。
上一篇:看懂天下人
下一篇:社會政策重點領域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