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5】大人物的世界史
(〔英〕西蒙·蒙蒂菲奧里著,谷蕾、李小燕譯,湖南人民出版社,47.6萬字,2016年10月第1版,78元)
△講述了100多位歷史中大人物的生平與故事,由此構(gòu)成了一部橫跨3000多年的世界歷史。
〇拉美斯大帝、釋迦牟尼、孔子、孫武、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亞歷山大大帝、秦始皇、漢尼拔、西塞羅、愷撒、耶穌、馬可·奧勒留、君士坦丁大帝、穆罕默德、武曌、帖木兒、理查二世、圣女貞德、哥倫布、麥哲倫、伊麗莎白一世、德川家族、伽利略、莎士比亞、路易十四、牛頓、彼得大帝、伏爾泰、腓特烈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華盛頓、杰弗遜、莫扎特、羅伯斯庇爾、威靈頓、拿破侖一世、貝多芬、簡·奧斯汀、拜倫、巴爾扎克、普希金、大仲馬和小仲馬、拿破侖三世、林肯、達(dá)爾文、狄更斯、俾斯麥、托爾斯泰、柴可夫斯基、莫泊桑、奧斯卡、王爾德、甘地、丘吉爾、愛因斯坦、畢加索、羅斯福、墨索里尼、東條英機、本-古里安、希特勒、尼赫魯、朱可夫、海明威、曼德拉、撒切爾、本·拉登……
〇《孫子兵法·虛實篇》:“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〇柏拉圖:“所謂勇氣,就是無所畏懼”。
〇亞里士多德認(rèn)為:人之善,乃勤習(xí)靈魂之卓越能力。一個人只有在其他方面沒有后顧之憂的情況下,才能擁有所謂至純、自由的思維。
〇“故以刑治則民威,民威則無奸”。商鞅的法治思想,秦始皇采納其作為統(tǒng)治的依據(jù)。
〇耶穌登山訓(xùn)眾論福所講的“九福祠”的前三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〇馬可·奧勒留《沉思錄》:“每一個時間點都是在永恒上刺下的小孔。萬物皆細(xì)小,萬物皆無常,萬物皆遁滅”。
〇中國古代將武則天當(dāng)政比作“牝雞司晨”,但她的治國之才是不可否認(rèn)的。
〇貝德福德公爵:“太出名的人活不久”。
〇“他不僅是一代大師,更是永恒的經(jīng)典!”——本·瓊森,《紀(jì)念我所敬愛的大師威廉·莎士比亞》、1623年。
〇彼得大帝:朕征服了一個帝國,卻沒能戰(zhàn)勝自己。
〇伏爾泰(1694—1778):有人相信荒謬的存在,就有人會犯下暴行。
〇“凡事必溫和、仁慈、謙遜、寬容、開明,必不以己之高貴而遠(yuǎn)卑微之人,必設(shè)身處地……朕對上帝起誓,將此銘記于心”。——葉卡捷琳娜大帝寫給自己關(guān)于如何做好女皇的筆記。
〇“其才能無限,其施展才能之欲亦無限。不可壓抑的靈感與沖動,天才亦不可及”——托與斯·摩爾在《拜倫勛爵的一生》中如此描述。
〇俾斯麥:任何曾在戰(zhàn)場上凝視過瀕死士兵呆滯雙眼的人在開戰(zhàn)前都會三思。
〇阿納托爾·法朗士,《文藝生活》,1888年。“莫泊桑(1850—1893年)先生……有法國作家三大品格:清晰、清晰與清晰。他向世人展示平衡與秩序之精神,這恰是我國人之標(biāo)志”。
〇王爾德(1854—1900年)有眾多身份:詩人、劇作家、格言家、小說家、兒童文學(xué)作家、唯美主義者、偏見與偽善的受害者、漫不經(jīng)心而妙語連珠的辯才。
〇本-古里安(1886—1973年)是新生的以色列的設(shè)計師和保衛(wèi)者,也是首位總理。“在以色列,作為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必須相信奇跡”。
(2018年2月4日晚閱畢)
上一篇:哲學(xué)通論(修訂版)
下一篇:當(dāng)代中國改革開放史:全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