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美是生活
俄國十九世紀著名的革命民主主義者、美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其所著《藝術與現實的美學關系》一文中提出的命題。車爾尼雪夫斯基作為費爾巴哈的“信徒”、“追隨者”, “解說者”。從“尊重現實生活,不信先驗的假設”這一唯物主義立場出發,批判了黑格爾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這一影響深遠的觀點,同時指出: “在人覺得可愛的一切東西中最有一般性的,他覺得世界上最可愛的就是生活;首先是他所愿意過、他所喜歡的那種生活;其次是任何一種生活,因為活著到底比不活好:但凡活的東西在本性上就是恐懼死亡,恐懼不存在,而愛生活。所以,這樣一個定義: “美是生活’。”
接著,車爾尼雪夫斯基對“美是生活”這一命題作了詳盡的闡發:任何事物,凡是我們在那里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出生活或使我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按上述理論,藝術的本質,是“再現現實,并不是為了消除它的瑕疵,并不是因為現實本身不夠美,而是正因為它是美的”。自然界中的美也是根源于生活的暗示。舉例說,動物界的美都表現著人類關于清新剛健的生活的概念。對于植物,我們歡喜色彩的新鮮、茂盛和形式的多樣。因為其中顯示著力量橫溢的蓬勃的生命。太陽和日光之所以美得可愛,也就因為它們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源泉。總之, 自然界的美只有作為生活的暗示或有益于人類生活的情況下,才有美的價值。
從以上看來, “美是生活”的命題說明美存在于生活本身,美存在于生活的合乎規律的發展中,用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話說, “最高的美是完全按照正常方式所發展的形式”。不僅如此,車爾尼雪夫斯基還在美學史上首次提出人對美的概念的階級性和歷史性。這就是說,在一定的生活歷史條件制約下,各個階級可以形成不同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標準,亦即形成不同的美的概念。
車氏有關“美是生活”的命題,對俄國及世界美學、文藝的發展,曾經起過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車爾尼雪夫斯基受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影響,因此“美是生活”的命題還有許多缺陷,他所講的“美是生活”中所謂“生活”的意思,基本上指的是人本主義所理解的“生命”或“生存”的狹隘涵義。盡管他一再強調,美所具有的不是物理內容或生理內容,而是人的內容,但他還未對人的本質作出科學的解釋,仍然把人看作抽象的人類學主體意義上的“一般人”。這樣,也就不可能真正科學地揭示出美與社會生活的本質聯系。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
下一篇:文藝美學基本理論·美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