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不次補
宰相不次補
【原文】
景德元年七月,宰相李沆薨,時無他相,中書有參知政事王旦、王欽若,不次補。寇準為三司使,真宗欲相之,患其素剛,難獨任,乃先以翰林侍讀學士畢士安為參政,才一月,并命士安、準為相,而士安居上。旦、欽若各遷官而已。準在太宗朝已兩為執政,今士安乃由侍從超用,惟辟作福,圖任大臣,蓋不應循循歷階而升也。
【譯文】
景德元年七月,宰相李沆去世,當時朝中除了李沆沒有其他宰相,中書省有參知政事王旦、王欽若,沒有按照職位的高低進行增補。此時,寇準擔任三司使一職,真宗想要讓他擔任宰相,又擔心他性情素來剛直,難以獨任,于是先把翰林侍讀學士畢士安提拔為參知政事,過一個月后,就任命畢士安、寇準為宰相,而且畢士安官位居高。王旦、王欽若只是調換官職而已。寇準在太宗朝已兩度為執政,今畢士安竟然由侍從越級提升,這是征召帶來的福分,想要升遷當官,大概不應該按著階品一級一級往上升吧!
【評析】
本篇文章主要通過畢世安越級升遷為宰相一事,強調官職制度不能總按部就班、循規蹈矩,應該根據朝廷需要,恰當調配。本文中,宰相李沆去世,真宗想要提拔畢世安為宰相,幫助寇準執掌政事,真宗沒有局限于官職制度,而是越級提升了畢世安,且官位比寇準還高。
上一篇:《容齋隨筆·宣告錯誤》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容齋隨筆·張良無后》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