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不是指的“前三名”
報紙上見到很多“躋身三甲之列”、“與三甲無緣”的用法,都把“三甲”當成了“前三名”來理解。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封建科舉制度是最早用“三甲”來表示名次排列的。科舉制度創始于隋唐,到宋代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宋朝開始放寬錄取和任用范圍,并增加錄取名額。將進士分為三等,稱為“三甲”。《宋史·選舉志一》:“(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進士諸科始試律義……明年(984年)進士始分三甲。”明清兩代沿襲這種制度,自此開始成為定制。第一甲僅限三人,“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可見,“三甲”是科舉考中了進士的等別分類,是指“三個等別”,而不是指“前三名”。所以,現在把“三甲”當成“前三名”的用法,屬于曲解,是不正確的。
上一篇:“三法司會審”是一種審判制度嗎
下一篇:“三省”有什么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