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周瑜
韓信 周瑜
【原文】
世言韓信伐趙,趙廣武君[1]請以奇兵塞井陘口,絕其糧道,成安君不聽。信使間人窺,知其不用廣武君策,還報,則大喜,乃敢引兵遂下,遂勝趙。使廣武計行,信且成禽,信蓋自言之矣。周瑜拒曹公于赤壁,部將黃蓋獻火攻之策,會[2]東南風急[3],悉燒操船,軍遂敗。使天無大風,黃蓋不進計,則瑜未必勝。是二說者,皆不善觀人者也。夫以韓信敵陳馀,猶以猛虎當羊豕爾。信與漢王語,請北舉燕、趙,正使井陘不得進,必有他奇策矣。其與廣武君言曰:“向使成安君聽子計,仆亦禽矣。”蓋謙以求言之詞也。方孫權問計于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將軍禽之宜在今日。劉備見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正使無火攻之說,其必有以制勝矣。不然,何以為信、瑜?
【注釋】
[1]廣武君:指楚漢相爭時趙國謀臣李左車。李封廣武君,故稱。韓信、張耳攻趙時,趙權臣成安君陳馀不聽廣武君之言,以至兵敗。韓信獲廣武君而師事之,廣武君遂為之籌策下燕齊之地,見《史記·淮陰侯列傳》。[2]會:正好趕上。[3]急:猛烈的,急速的。
【譯文】
世人都說韓信討伐趙國時,趙國的廣武君請求用奇兵堵住井陘口,來斷絕敵軍的糧道,成安君沒有采納他的建議。韓信派遣間諜探聽趙國的情況,間諜打聽到成安君沒有采納廣武君的建議,回來向韓信報告,韓信非常高興,于是立刻率軍攻打趙國,結果戰勝了趙國。如果成安君采納廣武君的計策,那么韓信就會被擒住,這大概是韓信自己說的話。周瑜在赤壁對陣曹操之時,部將黃蓋提出火攻的策略,正好遇上猛烈的東南風,這才燒毀了曹操所有的戰船,曹軍大敗。如果那天沒有刮起東南風,黃蓋也沒有提出火攻的策略,那么周瑜就不一定會戰勝曹軍。這兩種說法,都是不善于觀察人。如果讓韓信去對付陳馀,就像讓猛虎去對付豬一樣。韓信對漢王劉邦說,請求從北面攻取燕國、趙國,若井陘口被堵住,他一定還會想出其他的妙計來應對。韓信對廣武君說:“如果成安君聽了您的計策,我就要戰敗被擒了。”這大概就是韓信故意謙虛以求廣武君暢所欲言的說法。當孫權詢問周瑜如何戰勝曹軍時,周瑜已經說出了曹操進軍的四種弊端,并說出曹操被擒應該就在今日。劉備見到周瑜,嫌周瑜的軍隊太少。周瑜說:“這些人已經足夠用了,您在豫州就看我怎么戰勝曹軍吧!”如果沒有火攻之計,周瑜必定有其他方法來戰勝曹軍。如果不是這樣,那他們還是韓信、周瑜嗎?
【評析】
但凡胸懷大志、真正聰明之人,其成功絕不是憑借一時的僥幸和小聰明而取勝的。文章中,有人認為韓信之所以一舉攻下趙國,是因為成安君沒有采納廣武君的意見,這種認為者都是不善于觀察的人,文中說道,在韓信討伐趙國之前,韓信已經派間諜到趙國打聽過趙國的情況,當韓信得知成安君沒有采納廣武君的意見后,才隨機應變,采取了攻城的計策,若是間諜得到的情況是成安君聽從了廣武君的意見,那么韓信也一定會隨機應變,采取另一種攻城計策的。文中又說,有人認為,如果黃蓋沒有提出火的攻略,也沒有遇到強烈的東南風,那周瑜不一定會戰勝曹軍,曹軍也不一定失敗,這種論點同樣也是不對的。如果黃蓋沒有提出火攻的計策,也沒有刮起東南風,那么周瑜肯定也會與眾大臣商量其他對策的。韓信、周瑜在面對困境時,臨危不亂,都是善于隨機應變的人。
上一篇:《容齋隨筆·陳軫之說疏》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容齋隨筆·韓公稱李杜》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