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難以出新意》經典解讀
難以出新意
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杰之士,亦難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于此。故謂文學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
任何一個朝代均是由繁盛到凋敝。
任何一個人也是由年輕之芳華走向垂垂之華發。
任何一種文體也是由盛到衰。
文學史的流變和任何一本有關自然進化的生物書中的原理是一樣的。
“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
一種文體凋敝之后,這個時代總會出現另外新的文體,成為人們書寫的載體。
一種文體通行很久之后,猶如一條路從狹窄漸漸走得寬闊。寬闊之后的路,也便吸引得更多的人來行走,最終這條寬闊的路,在眾人的擁擠中,也漸漸變得不堪重負,這條路也就堵成了爛路。
爛路之上,那些才情孱弱之人,依舊沿襲舊法,套習舊文,最后在這條路上走到盡頭。
而那些才情極高之人,另辟蹊徑,追尋新的表達方式,漸漸地就形成了新的文體,又有了一條新路可以去追尋。
繁生致死,死后又重生。
文學之進化,總是由真誠質樸到趨工趨巧。當某一文體中,主流表達已經成為雕刻之詞,乏其真誠時,這便是一個文體消失之時。
文學之進化,總是受到時代之影響。時代的變幻,同時也對人的性格起到一定塑造作用,受到愈多人接受的東西,也是這個時代最重的東西,也是文學最深刻反映的東西。
時代、技巧,這些都是外在的東西,文學總是選擇它得心應手的載體。
但是也有時代之天才,不拘泥于外在的束縛,運用舊文體仍能叱咤風云。
上一篇:王國維《人間詞話·難為赤子心》經典解讀
下一篇:王國維《人間詞話·難覓之真我》經典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