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散文·庾信·春賦》原文鑒賞
宜春苑中春已歸1,披香殿里作春衣2。新年鳥聲千種囀3,二月楊花滿路飛。河陽一縣并是花4,金谷從來滿園樹5。一叢香草足礙人,數尺游絲即橫路6。開上林而競入7,擁河橋而爭渡8。出麗華之金屋9,下飛燕之蘭宮10。釵朵多而訝重11,髻鬟高而畏風12。眉將柳而爭綠13,面共桃而競紅。影來池里,花落衫中。苔始綠而藏魚14,麥才青而覆雉15。吹蕭弄玉之臺16,鳴佩凌波之水17。移戚里而家富18,入新豐而酒美19。石榴聊泛,蒲桃酦醅20。芙蓉玉碗,蓮子金杯。新芽竹筍,細核楊梅。綠珠捧琴至21,文君送酒來22。
玉管初調23,鳴狒暫撫,《陽春》、《淥水》之曲24,對鳳回鸞之舞25。更灸笙簧26,還移箏柱27。月入歌扇,花承節鼓28。協律都尉,射雉中郎29,停車小宛,連騎長楊30。金鞍始被,柘弓新張31。拂塵看馬埒,分朋入射堂32。馬是天池之龍種33,帶乃荊山之玉梁34。艷錦安天鹿35,新綾織鳳凰。
三日曲水向河津36,日晚河邊多解神37。樹下流杯客38,沙頭渡水人39。鏤薄窄衫袖40,穿珠帖領巾41。百丈山頭日欲斜,三晡未醉莫還家42。池中水影懸勝鏡,屋里衣香不如花。
【注釋】 1宜春苑:又名曲江池,漢武帝時營造,舊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2披香殿:漢宮殿名。3(zuan):鳥婉轉地鳴叫。4河陽:舊縣名,故域在今河南孟縣西北。5金谷:在此指晉石崇的別墅金谷園,其地在今河南洛陽。6游絲:飄浮的珠絲。7上林:即上林苑。本為秦舊苑,漢武帝時擴建,方圓三百里,并有離宮別館。8河橋:晉時在杜預指揮下建造的一座橋。9麗華:指東漢光武帝的后妃陰麗華。金屋:極言房室的華麗。10飛燕:即漢成帝后趙飛燕。蘭宮:趙飛燕所居住的一宮殿。11釵朵:花朵形的金釵。12髻鬟(jihuan):發髻。13將:同。爭綠:古代婦女以黛畫眉,眉呈微綠色。14苔:水苔,青綠色的水生植物。15雉:一種鳥,又名野雞。16弄玉:據說為秦穆公之女。弄玉的丈夫蕭史善吹簫,能作鳳鳴之聲。穆公為筑鳳凰臺。蕭史吹蕭引鳳來,后弄玉隨鳳而去。17凌波:在水上行走。此喻步履輕盈。18戚里:外戚所居之地。19新豐:舊縣名,治所在今陜西臨潼北。20石榴:指石榴酒,以石榴汁釀成。蒲桃:即葡萄,亦指酒。勣醅(popei):未濾過的酒。21綠珠:為西晉石崇的歌妓,此人美麗嬌好并善長吹笛。22文君:即司馬相如之妻卓文君。在私奔相如后,曾在臨邛當壚賣酒。23玉管:玉制的管樂器。24《陽春》、《淥水》:并為古代有名并高雅的樂曲。25對鳳回鸞:形容舞姿的輕柔婉美。26灸:薰陶。笙:樂器名。簧:為笙中的發音金屬片。27箏:一種弦樂器。柱:箏上的枕弦之木。28節鼓:古樂器。中開圓孔,置鼓其中,擊之為樂曲伴奏。29協律都尉:掌音樂之官。漢武帝曾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射雉中郎:潘岳有《射雉賦》,又曾兼虎賁中郎將之職。30苑:供帝王貴族打獵的場所。長楊:指漢代的長楊榭,是當時秋冬校獵的地方。31柘(zhe):樹名。此樹之枝可制弓。32馬埒(lie):跑馬射箭的馳道兩側的矮墻。分朋:猶言分批。33龍種:極言馬種之好。34荊山:在今湖北省境內。玉梁:為帶名。35天鹿:象征著祥瑞的一種鹿。36三月:即古代三月三日的上已日。古時人們于這一天到水邊洗濯,以驅邪祈福。37解神:祈神還愿。38流杯客:傳說東漢時的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迷路,見山石中流出一杯,內有胡麻飯糝,接著又遇到兩個仙女。當他們半年后返家時,子孫已過七代。39渡水人:東晉永和年間,桓溫伐蜀,從山陽出江南,李勢派昝堅陰擊桓溫,昝堅率軍從沙頭北渡。40鏤薄:鏤金薄片。41帖:粘附。42三晡:傍晚時分。
【今譯】 春天又回到了宜春苑,披香殿中在趕著春游的新衣。鳥兒在新年開始之際婉轉鳴叫,二月里的楊花隨春風滿路飄飛。就好象到了河陽縣,四處都是盛開的花朵,又仿佛走進了金谷園,一片綠樹蔥蔥的景象。一叢叢香草妨礙了人們的腳步,飄浮的游絲似乎要攔住目前的道路。美麗的女子們要進入上林苑,爭搶著渡過河橋。有的來自陰麗華的金屋,有的來自趙飛燕的蘭宮。他們頭上戴著朵朵金釵,高高的發髻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黛眉象柳葉一樣般翠綠,容顏似桃花那樣艷紅。她們的身姿倒影在池水中,衣袖上落灑著花朵。魚兒在水苔下游動,青青的麥苗遮蓋野雞。高臺上傳來了弄玉的簫聲,水面上可聽得見凌波仙子佩玉的和鳴。這里既有戚里的富家,又有新豐的美酒,葡萄灑甘醇,石榴酒飄香,荷花般的玉碗,蓮子狀的金杯,鮮嫩的竹筍,細核的楊梅。彈琴的女子象綠珠,進酒的女子如同卓文君。
玉管調好了音調,琴弦奏出了曲聲,彈奏的是《陽春》、《淥水》等名曲。伴隨著音樂的是翩翩妙舞。吹笙鼓簧更渲染了氣氛,急弦促柱不時變換著節拍。歌扇團團如滿月,節鼓聲聲伴飛花。其中有協律都尉,射雉中郎。在小苑停車,又來至長楊。金鞍被于馬背,良弓滿張其弦,馳道上塵埃揚起,隊隊騎手進入射獵場。馬是天池產的良種,腰帶鑲嵌著荊山美玉。錦袍上繡著天鹿,綾襖上織有鳳凰。
三月三日上已節,河邊到處是游人,傍晚時分他們開始祈神還愿。樹下有人持杯而飲,沙頭有人渡水。衣袖上裝飾著鏤金薄片,領巾上點綴著珠寶。太陽已在高高的山頭上偏斜,游人們酒興未盡還未歸家。池水照人勝過掛在室內的鏡子,衣裳薰染的香氣趕不上外面的鮮花。
【集評】 許槤《六朝文絜》:“六朝小賦,每以五七言相雜成文,其品致疏越,自然遠俗。初唐四子,頗效此法……秀句如繡,顧盼生姿,不啻桃花靧面,令人膚澤生光……句亦如天鹿錦、鳳凰綾,多從組織得來。
【總案】 這篇小賦可謂把春天的氣息及其帶給人們的歡樂寫活了。無論就作品的布局結構,還是從作者的行筆運辭來看,它都達到了一個較為完美的藝術境界。小賦雖主要刻畫的是宮苑春色,但由于作者選擇了極為恰當的外物場景,如路上的飛花,池中的綠水,及歌舞騎射,曲水流觴等,不僅寫出了春天的普遍特征,而且也使讀者在賞觀作品時得到一種較強的審美感受。至于偶辭用事,則秀句可餐,通篇以五七言相雜而成,即使那些引典用事之句,也顯得十分流暢自然。因此它代表了當時小賦創作所達到的較高藝術成就。
上一篇:《先秦散文·呂氏春秋·振亂》原文鑒賞
下一篇:《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晏子春秋》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