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童繼紅崔承樞魏惠明
【原詩】: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2)。
應共冤魂語(3),投詩贈汨羅(4)。
【原詩作者】:杜甫
【導讀入境】: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非常出色的詩人。他們的創作道路、創作方法、藝術風格雖然不同,但他們卻是感情深厚的摯友。這首詩是杜甫客居秦州(甘肅天水)時所作。當時李白坐永王璘事長流夜郎,途中遇到大赦。此時杜甫在秦州,地處邊塞,與李白天各一方,尚不知李白被赦的消息。
遠在天涯的秦州刮起了陣陣涼風,秋風掀起了詩人內心的波瀾,他更加惦念李白:朋友啊,你此時的心境如何?你才華過人,遭人忌恨,罹此災難,定然滿腹怨憤。我急切盼望你的消息,可那傳書的鴻雁幾時才能來到。望著茫茫江湖風波險阻,我的心也深感茫然惆悵:文才出眾的你卻總是命運多舛,奸佞小人則總在窺伺著時機將別人陷害。這次你流寓的地方不正是屈原遭讒放逐、自沉汨羅的所在嗎?你肯定會對屈原的冤魂傾訴內心的憤懣,你也一定會作詩相贈,將沾滿血淚的詩篇投向屈原葬身的汨羅江。
【賞析】:
這是一首因秋風感興而懷念友人的抒情詩。全詩感情誠摯,千回百轉,表達出對友人李白的同情及對其遭遇的不平。
首句以秋風起興,給本詩罩上一片憤愁氣氛。涼風陣陣、世路兇險、友人心境的悲涼,在此氛圍內已融成一片,正與“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有某些相通之處。第二聯中“江湖秋水多”表面寫自然界江湖多水多險,實則將仕途險阻、詩人心中的茫然與惆悵已盡含其中。第三聯又由懷念轉入對友人遭遇的同情。“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是為李白鳴不平,也道出了自古以來才智之士的共同命運。尾聯系想象之詞。李白向冤魂屈原傾訴心曲,不僅可表現李白滿腔的憤懣無處訴說,也表達了詩人對李白的理解,對其偉大人格的贊賞。
本詩無一字言懷念,但又句句抒懷人之情。這種感情通過景物的渲染和豐富的想象寫得深厚沉摯。全詩充滿殷切的思念、細微的關注和心靈的相通,讀來感人至深。
【思考題】:
試從詩的一、二兩聯分析作者如何通過景物描寫來抒情。此種寫法是否藝術感染力更強?試作分析。
上一篇:中學生《商山早行》古詩詞鑒賞
下一篇:中學生《子夜吳歌(其三) 秋歌》古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