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原詩】:
獨憐幽草澗邊生(2),上有黃鸝深樹鳴(3)。
春潮帶雨晚來急(4),野渡無人舟自橫。
【原詩作者】:韋應物
【導讀入境】:
本詩是德宗建中二年(781),作者任滁州刺史時所作。
春天的傍晚,獨自一人躑躅河邊。蔥郁的樹林中時而有幾聲黃鸝啼叫,與往日沒有什么不同,可那澗邊幽幽碧草卻引起詩人的憐愛。晚潮加上急雨,河水猛漲,一浪一浪從眼前涌過。郊野渡口本來就少見行人,現在更無人問津了。連船夫也不知哪里去了,小船自然打了橫兒,孤零零地獨自浮在水上。
【賞析】:
這首詩寫春游西澗所見之景,表現了詩人恬淡的胸襟和無奈的心情。
作者為官之時,想努力做一個清廉剛直的好官,他也對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和關懷。但他又處于極端矛盾之中,對政治腐敗深表憂慮,并為百姓生活貧困而內疚。他有意改革而無法力行,思欲歸隱又欲罷不能。進退維谷,只得順其自然。本詩就抒發了這種矛盾與無奈的心情。“獨憐幽草”意味著他向往一種恬淡自然的隱居生活,也許這才是他真正的追求,可又為自己像那只因波浪的推動而無奈“自橫”的小舟一樣無所作為而苦悶憂傷甚至有些迷惘。
【思考題】:
1.詩人既然“獨憐”岸邊幽草,為何又點染澗上深樹中鳴叫的黃鸝?這樣寫的用意何在?
2.閱讀韋應物的另一首詩《聞雁》,體會它的意境,然后結合上一首談談你對韋詩風格的一點認識。
附:聞雁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上一篇:中學生《清平樂 村居》古詩詞鑒賞
下一篇:中學生《滿江紅》古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