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之文張國生劉桂蘭
【原詩】:
錦城絲管日紛紛(2),半入江風半入云(3)。
此曲只應天上有(4),人間能得幾回聞。
【原詩作者】:杜甫
【導讀入境】: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四月,梓州刺史段子璋反叛,攻占了錦城并自稱梁王。在平定叛亂的戰斗中,成都府尹崔光遠的部將花敬定表現非常勇猛。但勝利回來后,他恃功自傲,整天飲酒作樂。還僭用天子音樂,不可一世。崔光遠因此被罷官。杜甫這時也在蜀,所以作了這首似諛實諷的詩,贈給花敬定。
錦官城中天天絲管交奏,樂聲繁復悠揚。這一定是您在慶祝平定段子璋的勝利。聽啊,那美妙動人的音樂從花卿家的宴席上飛出,一半隨江風在錦江上蕩漾,一半冉冉升入云霄。唉,這樣美妙無比的曲子只應該在天上才有啊,這人世間又能耳聞幾回呢?
【賞析】:
這首詩似褒實貶,采用一語雙關的巧妙手法。表面上贊揚花的得勝歸來,鼓樂升平,實際上卻諷刺了花的驕恣奢靡。首聯告訴我們花敬定平叛回來后的所作所為,但并不直接描述他如何的尋歡作樂,而是通過絲管之聲的不絕于耳來表現他的驕奢無度。尾聯表面看是在贊美花卿堂上絲管的非凡、樂曲的美妙,實際上是在暗示花不應該享用天子的禮樂。尾聯將樂曲的美好贊譽到了極度,寓諷于諛,其弦外之音意味深長。
【思考題】:
這首詩是杜甫寫給花敬定的。花的驕奢淫逸是多方面的,為什么詩人只選取音樂這個角度來寫?
上一篇:中學生《贈汪倫》古詩詞鑒賞
下一篇:中學生《赤壁》古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