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
《漢書》是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的。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
在東漢末年,出身于顯貴和儒學之家的扶風安陵人班彪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學者,許多人都來拜他為師或與他探討學問。隨著班彪學問的增長,他準備續寫《史記后傳》,于是他開始搜集并閱讀大量漢朝的典籍。
班彪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班固,一個叫班超。兄弟倆小時候都很聰明,他們自幼接受儒學世家的良好教育和熏陶,而且還讀了不少詩詞歌賦以及《左傳》等歷史著作,特別是班固在九歲時就能寫文章和吟詩作賦了。
弟弟班超的文章學問雖然比不上哥哥班固,但他也非常用功讀書,不想輸給哥哥班固。有一次,班彪問兩個兒子長大了想干什么。班固說:“我要學習司馬遷,繼承父業,寫出一部好史書來。”
班超說:“我要效法漢武帝時的使者張騫,通西域,安邦定國守邊疆。”
兩兄弟誰也不甘落后。班彪看著兩個兒子,欣慰地笑了,說:“你們都是好孩子,都有自己遠大抱負,這很好。如果要實現它,必須不怕困難,堅持不懈,付出心苦。從現在起,你們就更要努力地學習!”
兄弟倆牢記父親的教誨,不斷地充實自己。在父親班彪的影響下,班固的思想開闊了,學業也大有長進,與此同時,班超也開始留意漢王朝的大事了。
由于班彪在學術上的高深造詣,前來拜班彪為師的人絡繹不絕。這時,有一個孤兒叫王充,他很景仰班彪的學識,于是就從會稽老家來到京城洛陽求學,并拜班彪為師。
王充在求學的時候很虛心,對老師班彪也很敬仰。王充對于班彪的著史追求充滿了敬意,稱贊班彪的著述理想可與“太史公”司馬遷和著名辭賦家揚雄媲美。
由于王充經常到老師家中請教,與年紀比他小5歲的班固逐漸熟悉起來,并對少年班固的才能和志向欣賞備至。
有一天,王充又來向老師請教,恰好班固也在客廳里,并對他們談論漢王朝的事不時插上一兩句頗具見識的話語,王充聽后十分驚奇,不禁撫摸著班固的后背,對老師說:“此兒必記漢事!”認為班固將來必定會完成編撰漢代歷史的重任。
隨著年齡的增長,班固開始不滿足于儒學世家的家庭教育。為了進一步深造,班固于十六歲時進入洛陽太學學習。
在太學期間,班固用功苦學,貫通各種經書典籍,不論儒家或其他百家學說,都能深入鉆研,同時注重發展見識,并不拘守一師之說,不停留在字音字義、枝枝節節的注解上,而是在貫通經籍大義上下工夫。這為班固以后的史學生涯打下了很好基礎。
在太學里,班固結識了崔胭、李育、傅毅等一批同學。因為班固性格寬容隨和,平易近人,不以自己才能出眾而驕傲,所以得到了同學及士林的交口稱贊。
在父親班彪去世時,班固雖然年僅23歲,但已具備頗高的文化修養和著述能力了。由于父親去世后生計困難,班固只好從京城遷回扶風安陵老家居住。
從京城官宦之家一下子降到鄉里平民的地位,這對上進心很強的班固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他毫不氣餒,立志繼承父親未完的心愿,編寫史書,于是他開始了撰寫史書的生涯。
不久后,正當班固全力以赴地撰寫史書的時候,有人告發班固“私修國史”。于是,班固被捕關進了京兆監獄,書稿也被官府查抄了。
在當時,不僅“私修國史”是被嚴格禁止的,甚至“國史”一般也不能為個人所擁有。
班固雖是外戚后代和儒學世家子弟,但他本身卻連個官階很低的郎官都不是,卻如此大膽,敢于私修國史,豈不是觸犯了朝廷大禁!班家的人都十分緊張,害怕班固會有什么意外。
班固明白自己根本沒有什么罪,他立志著史,不僅是為了繼承父親的遺志,更是為了宣揚“漢德”,所以他才拿起筆來,立志完成父親的未竟的事業。如果此番不明不白地被處死,那么父子兩代人的心血豈不是付之東流了!為此,班固憂憤交加,心痛欲裂。
這時,班固的弟弟班超為了營救哥哥,立即騎上快馬從扶風安陵老家急馳京城洛陽,他要向漢明帝上書申訴,為哥哥雪除冤枉。
班超趕到洛陽上書為班固申冤,引起漢明帝對這一案件的重視,特旨召見班超核實情況。班超將父子兩代人幾十年修史的辛勞以及宣揚“漢德”的意向全部告訴了漢明帝。這時,扶風郡守也把在班固家中查抄的書稿送到了京師。
漢明帝讀了班固的書稿,對班固的才華感到非常驚異,稱贊班固所寫的書稿確是一部奇作,下令立即釋放班固,并加以勸慰。
漢明帝贊賞班固的志向,器重他的才能,立即召他到京都皇家校書部供職,并封他為蘭臺令史。受任他與同朝的大臣共同編撰東漢光武帝的事跡。
班固與大臣們同心協力,很快完成了《世祖本紀》的修撰,并得到了漢明帝的贊賞。
由于班固在編撰《世祖本紀》過程中的出色努力,他又被晉升為“郎”官,負責整理校準皇家圖書。
班固被漢明帝任命為郎官之后,官階雖然不高,但是與漢明帝見面的機會增多了,使得他的文才也逐漸顯露了出來,在隨后的日子里漸漸得到了漢明帝的喜愛。
時間久了,漢明帝也開始關心班固的家人了。有一天,漢明帝突然想到前些日子趕到洛陽闕下為救班固冒險上疏的班超,便問班固:“你的弟弟班超在干什么呢?”
班固回答說:“他在為官府抄書,掙錢養我的母親呢!”
漢明帝聽后非常欣賞班超,認為班超的勇氣和才華浪費了實在很可惜,便授班超為蘭臺令史。后來,班超奉命出使西域,被封為了定遠侯。
班固有條件接觸并利用皇家豐富的藏書,為他撰寫史書提供了重要條件。他在撰寫東漢光武帝一朝君臣事跡期間,就顯露出了卓越的才華,得到了漢明帝的賞識。
漢明帝鑒于班固具有獨力修撰漢史的宏愿,也希望通過班固進一步宣揚“漢德”,特別下詔,讓班固繼續完成所著史書。
班固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撰史的事業之中,他撰史的進度也大大加快了。他在父親班彪所著史書的基礎上,廣泛搜求,潛心思考與研究,歷時40多年,終于寫成了歷史著作《漢書》。
上一篇:集大成者韓非的《韓非子》
下一篇:黃老道家名著《呂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