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道家名著《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也稱《呂覽》,是一部雜家名著。它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以儒家、道家思想為主,并融合進墨家、法家、兵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等各家思想。
這部書以黃老思想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權下實行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用這一思想治理國家對于緩和社會矛盾,使百姓獲得休養生息,恢復經濟發展非常有利。
呂不韋編著的《呂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國綱領,又給即將親政的秦王嬴政提供了執政的借鑒?!秴问洗呵铩烦蔀榱私鈶饑T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那是在戰國末期,有個叫呂不韋的大商人,是衛國濮陽人。他常年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積累了千金的家產。
后來,呂不韋被秦莊襄王任命為丞相,封為文信侯,將河南洛陽十萬戶作為他的食邑。秦莊襄王去世去,太子趙政繼立為王,尊奉呂不韋為相邦,稱他為“仲父”。
當時的社會風氣是,名士所養門客人數越多,越能表示名士的聲譽高。呂不韋認為,自己身為強秦相國,也應該招賢納士。于是,他對前來跟隨的門客禮遇有加,給予厚待,最后竟聚集了三千門客。
當時各國名士常以所養賓客能著書立說為榮,呂不韋不甘人后,命令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聞所見和感想都寫出來。等到文章交上來后,五花八門,寫什么的都有,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天地萬物、興廢治亂、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論及,許多文章還有重復。
呂不韋又挑選幾位文章高手對這些文章進行篩選、歸類、刪定,綜合在一起,于秦始皇統一前夕成書。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上一篇:首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
下一篇:蘇聯文學作品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