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和視平公疾
【原文】
平公有疾,秦景公使醫和視之[1],出曰:“不可為也。是謂遠男而近女,惑以生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良臣不生,天命不祐。若君不死,必失諸侯。”趙文子聞之曰:“武從二三子以佐君為諸侯盟主,于今八年矣,內無苛慝[2],諸侯不二,子胡曰‘良臣不生,天命不祐’?”對曰:“自今之謂。和聞之曰:‘直不輔曲,明不規暗,拱木不生危[3],松柏不生埤。’吾子不能諫惑,使至于生疾,又不自退而寵其政,八年之謂多矣,何以能久!”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文子曰:“子稱蠱,何實生之?”對曰:“蠱之慝,谷之飛實生之。物莫伏于蠱,莫嘉于谷,谷興蠱伏而章明者也。故食谷者,晝選男德以象谷明,宵靜女德以伏蠱慝。今君一之,是不饗谷而食蠱也,是不昭谷明而皿蠱也。夫文‘蟲’‘皿’為‘蠱’,吾是以云。”文子曰:“君其幾何?”對曰:“若諸侯服不過三年,不服不過十年,過是,晉之殃也。”是歲也,趙文子卒,諸侯叛晉,十年,平公薨[4]。
【注釋】
[1]醫和:秦國醫官,名和。
[2]苛慝(kē tè):暴虐邪惡。慝,邪惡;傷害。
[3]暗(àn):愚昧;昏暗。拱木:徑粗兩臂合圍的大樹。
[4]薨(hōng):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譯文】
晉平公生病了,秦景公派醫和來查看他的病情,醫和出來后說:“這病已經不可能治愈了。這是疏遠男人而親近女人,受到迷惑而生了蠱病;不是因為鬼神作祟,也不是出于飲食不當,而是受到女色迷惑而喪失意志。良臣將要死去,上天也無法保佑。倘若國君有幸不死,也必然會失去諸侯擁護。”趙文子聽后,說:“我隨從諸位卿大夫輔佐國君成為諸侯的盟主,到如今已八年了,國內沒有暴亂邪惡,諸侯同心同德,你為什么說‘良臣將要死去,上天也不能保佑’呢?”醫和回答說:“我是針對自今以后而說的。我聽說:‘正直的無法輔正邪曲的,明智的不能規諫昏暗的,粗大的樹不能長在又高又險之地,松柏不能生長在低洼潮濕的地方。’您不能諍諫君主貪戀女色,以至于使他生病,又不能自己引退,反而以執政為榮,認為八年盟主之尊就已夠多了,這樣怎么能長久呢!”文子問:“醫官也能醫治國家嗎?”醫和回答說:“上等的醫生能夠醫治國家,次一等的只會醫治病人,這本來就是醫生的職責。”文子又問:“你所說的蠱,實際從哪里生出來的呢?”醫和回答說:“蠱的傷害,是從谷子揚起的灰塵中生發出來的。萬物之中沒有不隱藏蠱的,也沒有比谷子更好的東西,谷氣興起,蠱就隱藏起來,而且谷子不霉爛生蟲,人吃了就得益聰明。所以吃糧谷的人,白天選擇有德的男子親近,這就像因吃谷子而變聰明,夜晚與有德的女子一起休息而有節制,才能降服蠱的邪惡傷害。如今君王不分晝夜親近女人,這就如同不享用糧谷而去吃蠱蟲,就不會像吃谷的人那樣聰明,而是做了盛裝蠱的器皿。那文字中的‘蟲’和‘皿’二字合成就是‘蠱’字,因此我才這么說的。”文子說:“那么平公還能活多久呢?”醫和回答說:“如果諸侯都服從,最多活上三年,若諸侯們不服從,最多不會超過十年,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是晉國的災難了。”這一年,趙文子去世了,諸侯也都背叛了晉國,又過了十年,平公也去世了。
上一篇:《伍舉論臺美而楚殆》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吳王夫差與越荒成不盟》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