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教桓公親鄰國
【原文】
桓公曰:“吾欲從事于諸侯,其可乎?”管子對曰:“未可。鄰國未吾親也。君欲從事于天下諸侯,則親鄰國。”桓公曰:“若何?”管子對曰:“審吾疆場,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無受其資;而重為之皮幣,以驟聘眺于諸侯[1],以安四鄰,則四鄰之國親我矣。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周游于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皮幣玩好,使民鬻之四方[2],以監其上下之所好,擇其淫亂者而先征之。”
【注釋】
[1]眺:通“覜”。諸侯國之間互相訪問,人數少的叫聘,多的叫覜。
[2]鬻(yù):賣。
【譯文】
齊桓公說:“我打算在諸侯國之中建立霸業,時機成熟了嗎?”管仲回答說:
“不可以。鄰國還沒有親近我們。您想在各諸侯國之中建立霸業,那么首先要和鄰國親近。”桓公說:“如何親近呢?”管仲回答說:“審定我國的疆界,歸還從鄰國奪來的土地;承認鄰國疆界的合法性,不侵占鄰國的資財;還要多多贈給鄰國皮毛禮器等財物,派遣使者經常到鄰國作親善訪問,以此使周圍四鄰感到安定,這樣周邊鄰國就會親近我們了。請選派擅長外交的游說之士八十人,帶著車馬、衣裘和足夠的錢財,讓他們周游四方,用來籠絡和招納天下的賢能之士。皮毛、幣帛和玩賞之物,讓百姓販賣到各地去,以此來觀察各國朝野上下的不同愛好和追求,然后選擇其中荒淫奢侈的國家首先征伐它。”
上一篇:《管仲對桓公以霸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管仲教桓公足甲兵》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