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特、杭愛、薩彥嶺高聳入云的巍峨山脈
連綿起伏在北方的翠綠群山
漠南、沙爾嘎、諾敏無邊無際的金色戈壁
浩蕩彌漫在南方的茫茫大沙漠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克魯倫、鄂嫩、圖拉河碧波蕩漾的江河
甘露般滋潤眾生的澗水、小溪和山泉
庫蘇古勒、烏布蘇、貝爾湖深藍的湖泊
乳汁般哺育人畜的沙漠綠洲和淀海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鄂爾渾、色楞格、呼輝清澈晶瑩的河流
蘊貯無窮寶藏的深山野嶺
記錄蒼蒼歷史的碑石和城墟
伸向天涯海角的寬廣道路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威嚴壯麗的雪山在遠處銀光閃閃
茫茫原野在蔚藍的天空下平坦如垠
走上高高的山巔,四處了望
故鄉讓我的心神變得草原般寬廣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山林和戈壁之間是喀爾喀遼闊的故鄉
是馬背上的蒙古人縱橫馳騁的美麗地方
一條條山谷中回蕩著我們狩獵的喜悅
一望無際的原野上留下了駿馬飛馳的身影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微風中搖曳的青草芳香迷人
神奇的幻影中茫茫草原疑是夢中仙境
深山密林自古輩出英雄好漢
神圣敖包的盛大祭典世代相傳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搖籃般的圣山中有安詳長眠的祖先
慈祥的大地繁衍了自強不息的子孫
遍地牛羊的牧場,美麗富饒的草原啊
是我們蒙古人熱戀的故鄉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嚴寒冬天的大地一半是冰雪一半是蒼穹
高山在天邊閃耀著琳瑯的寒光
溫馨夏天的草原一半是鮮花一半是綠草
百鳥從遙遠的南方飛來把歌鳴唱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從阿爾泰到興安嶺是我們富饒的故鄉
祖祖輩輩安居樂業在吉祥的草原
金色的陽光照耀了和平的生活
銀色的月光灑滿了永恒的歲月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強盛的匈奴時代我們祖先就是這里的主人
震撼世界的成吉思汗時代我們曾經強盛一世
世代居住的故鄉啊牽動著我們的心房
如今,新蒙古的紅旗到處飄揚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慈母一樣哺育我們的土地是我的至愛
不容貪妄的敵人侵犯她方寸領土
在這天人結緣的熱土上建設革命的祖國
叫她奇跡般地屹立在未來的世界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蒙古的美名被五洲四海世代傳頌
蒙古的命運把我們的心連在了一起
美妙悅耳的母語給了我人生的智慧
我的生命已經和祖國連在一起,永不分離!
這是我生長的地方
遼闊美麗的蒙古!
(陳崗龍 譯)
【賞析】
《我的祖國》是蒙古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的達·那楚克道爾基的代表作,寫于1933年。全詩意境開闊遼遠,又兼有深情。詩人筆下的蒙古是一塊山河壯美、民風豪放、同時充滿歷史感的迷人土地。在詩人對祖國風物和生活的詳盡描述以及對祖國光輝前途的展望背后,飽含著赤誠的愛與無比的自信。
詩歌主要表現的,是蒙古人強烈的民族感,而這種民族感的內涵也十分豐富。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對大自然無比的敬畏與熱愛。本詩開篇即歷數了蒙古各處的山川,一個個熟稔于心的名字吐出,我們可以感到一種兄弟般的親切;而作者在詩中的幾處用詞“搖籃般的圣山”、“慈祥的大地”、“乳汁般哺育”、“威嚴壯麗”等,則表現出了深深的敬意。他們把擁有的一切都看做自然的恩賜,不僅因為腳下的土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還由于她同時也見證了整個蒙古民族的興衰與滄桑。
蒙古民族十分看重傳統,崇敬祖先,這種感情同樣是世代傳承下來的。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與對自然的感念是一脈相承的。作為游牧民族,蒙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又必須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這在培養出對自然的敬畏的同時,也造就了一種堅強、智慧、一往無前的精神。這兩種品質都是蒙古人生活下去所必需的,因此深深鐫刻在了蒙古人靈魂中。
詩中這兩條感情線索相互呼應,有時又揉雜在一起,構成了本詩的基調。即在大量環境描寫中,加入了對蒙古人生活的敘述和對過去的追憶。似是不經意間,一片蒙古草原風貌就展現在我們眼前——馬背上縱橫馳騁,放牧或是狩獵,敖包中的盛大祭典……
與祖先相關的還有令無數蒙古人至今引以為傲的、雄踞草原乃至稱霸整個亞歐大陸的歷史。雖然短暫,遺留下的“碑石”和“城墟”卻足夠作為民族的希望和象征永世緬懷。成吉思汗的輝煌已成過去,而新的充滿生機的蒙古正在走向世界。詩人在此表明了愿與祖國共命運的心志。
詩人以物起興,通過歌頌大好河山來抒發對祖國的愛。僅就詩歌形式來講,那楚克道爾基頗重視修辭: 每一節格式大抵相近;又均以“這是我生長的地方/遼闊美麗的蒙古”作結,使結構顯得嚴整。
讀罷全詩,我們仿佛看見廣闊無邊的金色草原上,牛羊悠然飲水;騎手從地平線的那端歸來,帶回了豐厚的獵物與喜悅;高遠的天空上,鷹在驕傲地盤旋,牧歌永遠沿著河流飄蕩。一切都無比簡單和平。而另一方面,他們英勇無畏卻虔誠地景仰著大自然,世代傳承神圣的習俗,尊崇歷史與祖先,同時對未來懷著堅定的信心。這些都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蒙古人千百年來沸騰不止的熱血和充乎天地之間的豪情。
(王若瑤)
上一篇:《我的祖國 [德國]克爾納》讀后感
下一篇:《我的藍色的鋼琴 [德國]拉斯克-許勒》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