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招安失敗朝廷遣兵
因為想被朝廷招安,宋江趁元宵節與眾好漢去東京,希望能面見皇帝,哪知李逵出來搗亂,害眾人遭到官兵的追擊。宋江是否還會繼續尋求招安之法呢?朝廷已將宋江視作洪水猛獸,皇帝又將如何對付宋江呢?
隨著梁山泊實力的越發壯大,朝廷上上下下都陷入了惶恐之中。皇帝一改過去的態度,讓殿前太尉陳宗善親自上梁山泊招安。
蔡京和高俅對皇帝的做法很不滿,卻沒有辦法,只好派自己府上的親信張干辦、李虞侯監視陳宗善。陳宗善知道蔡京和高俅得罪不起,只能讓那兩個人跟著自己一起去梁山泊。
宋江聽說朝廷派人來招安,十分高興,召集眾人商量迎接事宜。可是好漢們不以為然,覺得陳宗善肯定會對梁山泊上的兄弟們不敬。宋江苦口婆心地勸大家安心,眾人這才開始為接待朝廷來的官員做準備。
此刻陳太尉帶了十壇皇帝賞賜的御酒和一封招安詔書,正往梁山泊方向進發。眾好漢到半路上去迎接,都跪在道路兩旁等候。
只見張干辦和李虞侯騎著高頭大馬,昂著頭過來了。張干辦一見眾好漢就開始發火,罵道:“宋江怎么不親自來迎接?你們這群本來該死的人,怎配讓朝廷招安?太尉還是回去吧!”李虞侯也附和道:“就算不招安,也不怕你們這幫賊人無法無天!”
好漢們聽了,氣憤不已,但為了招安大事,只得忍氣吞聲,把太尉等一行人請到船上。撐船的正是阮小七,他看大家已經坐好,便與水手們一邊開船一邊唱起歌來。李虞侯勃然大怒,罵水手們是鄉野村夫,不懂禮數。水手們不予理睬,他就拿起藤條打人。
水手們被李虞侯這么一打,都跳到水里去了,阮小七故意大喊:“船漏水了!”官員們嚇得面如土色,把御酒和詔書丟在一邊,只顧著跳到另一艘船上逃命。
阮小七看太尉等人走遠了,不禁與水手們笑得前仰后合。他們分喝了十壇御酒,又在酒壇里裝上劣質白酒,這才搖著船回到山寨里。
宋江毫不知情,非常熱情地在山下迎接陳太尉。張干辦和李虞侯又開始發難,指責宋江弄了艘破船來載朝廷貴客,言語尖酸刻薄。眾好漢聽了氣得怒目圓睜,卻不好在宋江面前發作。
宋江畢恭畢敬地請太尉一行人上山,眾好漢跪在忠義堂里,聽太尉宣讀詔書。
如眾人所料,詔書把梁山泊的好漢們罵得狗血淋頭,李逵登時就氣得跳起來,一把搶過詔書,扯得粉碎,還提起拳頭,揪住李虞侯就打。
宋江見場面混亂,忙示意大家安靜,并取出御酒讓眾人接受皇帝的恩澤。誰知“鐵面孔目”裴宣開了一瓶,發現只是劣等酒,他又將其他酒壇開了,結果還是一樣。這下,好漢們的火氣一齊爆發出來,以為朝廷存心欺負人,拿劣酒當御酒用,都提著武器殺過來。
宋江沒有辦法制止眾人,只得一面向太尉賠罪,一面與盧俊義親自護送太尉下山。陳太尉屁滾尿流地回到京城后,將在梁山泊的遭遇講給蔡京聽,蔡京又添油加醋地向皇帝控訴了一番。皇帝以為招安不能成功,便任命東廳樞密使童貫為大元帥,帶領十萬官兵,去征伐梁山泊。
宋江這邊早有應對措施,當童貫前來叫陣時,梁山泊眾好漢一字排開,如天神一般威風凜凜,看得童貫頓時沒了底氣。
結果雙方第一次較量,宋江就將童貫殺得大敗。童貫心中憂悶,派人去陣前打探消息。探子回來稟報說,陣前一點兒動靜也沒有,只有一個漁民戴著斗笠披著蓑衣在岸邊釣魚。
童貫就命令士兵向這個漁民射箭,哪知那漁民竟像個鐵人一般毫發無損。童貫發了怒,讓五百個官兵下水去捉拿那漁民。
漁民正是“浪里白條”張順,他的斗笠和蓑衣是用銅打造的,所以刀槍不入。他哈哈大笑,指著童貫說:“我們的軍隊來了!”
此時,下水的官兵驚叫起來,紛紛掉落水中,死的死,傷的傷。童貫在岸上看得呆了,有將士突然叫起來:“快看山頂!敵人的黃旗在動!”
童貫定睛一看,不知宋江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就派三百騎兵去山后查看動靜。騎兵們剛到山前,只聽蘆葦叢中炮聲四起,童貫暗呼不妙,知道中了對方的埋伏。
接著,武松、魯智深等人從角落里殺出,齊聲吶喊,要拿下童貫的首級。童貫抵擋不住,只好一路撤退,最后被逼到了山頂上。童貫見梁山泊好漢勇猛過人,不禁手足無措,不敢往山下沖。童貫的下屬獻計,讓童貫天黑之后突圍。
當天晚上,童貫一行人借著星光,小心翼翼地往山下走,突然一聲炸雷在他耳邊響起:“不要放走童貫!”童貫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拼命廝殺,一路損兵折將,才狼狽逃到濟州城。
途中,官兵們又饑又渴,都困得像一灘爛泥,便一齊涌到溪邊去飲水。可是噩夢還沒有完結,溪邊又傳來一聲炮響,接著,箭矢如飛蝗一般射向童貫的部隊。原來是“沒羽箭”張清帶著軍隊殺來,要阻止童貫入駐濟州。童貫不敢再作停留,他恨不得背后生出兩個翅膀,讓自己早日回到東京。
宋江仍然惦念著招安之事,怕將士們殺了童貫,忙命各頭領回山寨慶祝。對于被俘的童貫的副將,宋江也好生款待,并向其重申梁山泊報效朝廷的想法。副將拜謝宋江的不殺之恩,便趕回京城報信去了。
這次雖然殺得童貫落荒而逃,吳用卻擔心朝廷再次遣兵攻打梁山泊,就讓戴宗和劉唐去東京打探消息,做好再次交戰的準備。
名師賞讀
朝廷見梁山泊成為自己的威脅,就無所不用其極地對付好漢們。一開始,他們想要招安,就派了太尉前去送詔書,但太尉等人的言語中充滿了對宋江等好漢的蔑視,招致眾好漢的不滿,太尉等人不得不灰溜溜地下了山。招安失敗后,朝廷的丑惡嘴臉立刻暴露,派童貫率領大部隊去攻打梁山泊。從朝廷的做法中不難看出,朝廷并不是真心想接納梁山泊好漢,招安不過是他們為了自身利益而臨時做出的妥協罷了。
上一篇:水滸傳《扮艄公大破杭州城》解讀
下一篇:水滸傳《插翅虎枷打白秀英》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