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遭陷害忠義身先死
打敗方臘后,宋江已經(jīng)將農(nóng)民起義軍全部征討完畢,邊疆的遼軍一時也不敢侵犯宋朝疆土,可謂天下太平。但宋江等人能從此太平嗎?他們能否平安回到朝廷呢?四大奸臣又是否會跟他們和平共處呢?
方臘逃跑后,宋江一面派人繼續(xù)搜捕方臘,一面將戰(zhàn)利品搬運回京。
阮小七在方臘的內(nèi)宮里搜出方臘的龍袍,他一時好奇,就把龍袍、皇冠都穿戴在身上了,鬧得大家都以為方臘來了,想要捉他,眾人走近才發(fā)現(xiàn)是阮小七,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不料,童貫手下的兩個大將看到阮小七這副模樣,開始破口大罵,說阮小七要學(xué)方臘造反。阮小七也急了,指著對方罵道:“要不是我哥哥宋公明,你們兩個人的頭早就被方臘砍下來了!你們還自以為了不起,要來欺負我們!”
深閱讀 阮小七不拘小節(jié),因一時好奇穿了龍袍,而這犯了朝廷的大忌,惹得童貫手下的大將對其不滿,而阮小七的頂撞之言也為后面的故事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那兩個將軍暴跳如雷,要和阮小七拼命。眾人見雙方要動手,忙好言相勸,最后雖然沖突暫時平息,那兩個將軍卻仍舊懷恨在心。
方臘逃進山里后,一連翻過五個山頭,跑得又饑又渴,好不容易看到一個草屋,就想進去討點飯吃。哪知,一個人影突然從松樹后閃出,原來是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一禪杖將方臘打倒,直接用繩索捆了他,送到宋江那里。
宋江見魯智深立了大功,非常高興,讓魯智深回來當官。可是魯智深卻不肯接受宋江的好意,執(zhí)意要隱居,讓宋江很惆悵。
深閱讀 宋江的理想是當官報效朝廷,而魯智深并不想入朝為官,他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二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既然已經(jīng)捉住方臘,宋江就準備返回京城。臨行前,他想起戰(zhàn)死的兄弟,不禁淚如雨下,往日的一百零八將,如今只剩下吳用、柴進、呼延灼、魯智深、武松、燕青等三十六人。
隊伍行至杭州時,魯智深在六和寺聽到潮信(潮水;因為潮水來時是有固定的時間的,所以稱為潮信)聲,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就鄭重其事地沐浴更衣,不久就圓寂了。
宋江和盧俊義唏噓不已,將魯智深葬于寺中。武松見魯智深終于有了歸宿,他也不愿進京,就推說自己已經(jīng)殘廢,從此在六和寺出家,直至終老。
此時,林沖中風(fēng)癱瘓,就留在六和寺中,由武松看護。楊志、楊雄和時遷相繼病亡。宋江見兄弟們一個一個離自己而去,一時之間感傷不已,竟呆呆地說不出一個字來。
燕青早就想浪跡天涯,便勸盧俊義和他一起走,還拿漢高祖劉邦殺害功臣韓信的史實來勸盧俊義。盧俊義卻想著衣錦還鄉(xiāng)做高官,他一心忠于朝廷,聽不進燕青的勸告。燕青沒有辦法,只好含淚與盧俊義告別。
第二天,宋江接到燕青的辭行書信,得知燕青從此銷聲匿跡,心中悶悶不樂。他率軍繼續(xù)前行,當部隊走到蘇州時,“混江龍”李俊也中風(fēng)了,宋江非常擔心,親自領(lǐng)醫(yī)生來給李俊看病。
李俊卻勸宋江先走,免得讓朝廷的奸臣抓住把柄,并要求童威、童猛兄弟留下來照看自己。宋江深信不疑,不得不辭別李俊,繼續(xù)前行。
其實李俊并沒有生病,他也知道朝廷靠不住,就和童威、童猛打造船只,遠赴海外,成了暹(xiān)羅(中國對現(xiàn)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古稱)國主,日子過得逍遙快活,再沒有受到陷害。
深閱讀 對于朝廷的虛偽,李俊的認識更深刻一些,所以他會假裝生病,然后逃到國外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至此,隨宋江回朝的將領(lǐng)只剩下二十七位,皇帝也是感慨萬千,作為回報,他不僅賞賜了回京的將領(lǐng),還對陣亡的將士進行了追封,并同意宋江回鄉(xiāng)省親。
宋江回家后,得知自己的父親已經(jīng)去世了。他痛哭了一場,隆重地為父親辦了一場葬禮,然后回到京城,準備赴楚州任職。
這時候,戴宗忽然來找宋江道別,說自己不愿做官,想去泰安岳廟里出家。后來戴宗果然去了泰安州,幾個月后安然去世。
阮小七則因為先前得罪了童貫的部下,被童貫在天子面前告了一狀。天子大怒,把阮小七貶為庶(shù)民。阮小七也樂得自在,就回老家贍養(yǎng)老母,依舊以打魚為生。
深閱讀 因前文中阮小七的頂撞,童貫的部將懷恨在心,告了阮小七一狀,使阮小七被貶為庶人,而這正是阮小七想要的生活。
柴進見阮小七被革職,暗想:“我曾當過方臘的駙馬,要是以后被奸臣知道了,還不治我的罪?”于是,他推說身體不適,辭官歸家。
李應(yīng)見柴進回了老家,他也主動辭去官職,回故鄉(xiāng)生活。關(guān)勝在北京大名府任職,因醉酒從馬上摔下來,不幸去世。呼延灼后來在與金兵作戰(zhàn)時陣亡。
其他人或云游四方,或重回故鄉(xiāng),還有的則當了小官,日子過得都還可以,但宋江和盧俊義是蔡京、童貫、高俅和楊戩的眼中釘,四大奸臣共同定下詭計,要害死宋江和盧俊義。
于是,奸臣們誣告宋江和盧俊義造反。皇帝信以為真,讓盧俊義回京,以便觀察盧俊義的言行。
盧俊義一回東京,奸臣們便在皇帝賞賜給他的食物中下毒。盧俊義不明就里,將御膳吃下,結(jié)果沒過兩天他就覺得腰酸背痛,坐船回家時不慎墜入水中,冤屈而死。
四大奸臣見奸計得逞,心中竊喜,又對皇帝進讒言,說宋江見盧俊義去世肯定會懷疑,他們讓皇帝賞賜一杯酒給宋江來安撫宋江。
皇帝已經(jīng)感覺不太對勁,但他禁不住奸臣們的花言巧語,果真賞了宋江一杯酒,而那酒中,已經(jīng)被奸臣們下了慢性毒藥。
宋江喝完毒酒后,感覺身體不適,知道自己被四大奸臣暗算,他悲嘆一聲,讓人把李逵喊了過來。
宋江知道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造反,于是假意和李逵喝酒、聊天,在李逵的酒里下了毒藥。
深閱讀 宋江被奸臣們毒殺,他不但沒有認清朝廷的黑暗與冷酷,反而因擔心李逵造反而毒殺了李逵。宋江的愚忠,讓人慨嘆不已。
李逵難得和宋江見面,心里高興,將毒酒一飲而盡,還勸說宋江再度起義,省得在奸臣手下受氣。
宋江苦笑道:“兄弟,你不要怪我,我被奸臣陷害,喝下了毒酒,活不長了。我怕你造反,也在你的酒里下了毒,你回去后必死無疑。我死后會葬在楚州南門外的蓼(liǎo)兒洼,你也和我葬在一起吧!”
李逵聽完,驚訝不已,流著眼淚說:“罷了罷了!我生前服侍哥哥,死后也要陪在哥哥身邊!”
宋江回到潤州后,果然毒發(fā)身亡,靈柩被隨從抬往蓼兒洼埋葬。吳用和花榮得知宋江被害死,悲痛萬分,兩人感念宋江的仁義道德,竟雙雙吊死在宋江的墳前。
宋江生前深受百姓的愛戴,百姓們?yōu)榱思o念他,就在他的墓前修建祠堂,每天上香朝拜。
宿太尉獲悉此事后,上報皇帝,皇帝本來就對賜酒給宋江的事情有顧慮,現(xiàn)在聽說宋江被害死,頓時大發(fā)雷霆,在朝廷上大罵。可惜四大奸臣巧舌如簧,竟再次為自己開脫了罪名。
皇帝感念梁山泊好漢的忠義之舉,在梁山泊建造廟宇和祠堂,紀念宋江等人。雖然英雄都已故去,但梁山泊的英勇事跡卻無法抹殺,生生世世為后人流傳。
名師賞讀
在平定了一切叛亂和侵犯后,宋江等人以為終于可以喘口氣,從此加官進爵享受榮華,卻沒料到朝廷內(nèi)部有著更大的斗爭,奸臣們的陷害讓宋江和盧俊義最終丟掉了性命。可以說,宋江對皇帝心懷愚忠,他至死也沒怪罪朝廷,還怕李逵造反,壞了自己的名聲,將李逵也毒死。但是,我們也不能說他做得不對,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像梁山泊這樣的農(nóng)民起義軍,若不選擇歸順朝廷,就只有兩條路走:一條是繼續(xù)稱霸一方,甚至推翻朝廷;另一條則是被朝廷消滅。一來宋江等人本就深受封建等級制度影響,忠君愛國觀念根深蒂固,二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在上梁山泊之前生活安逸,也根本沒想過要與朝廷作對。所以,梁山泊起義注定會有一個悲慘的結(jié)局。
上一篇:水滸傳《賈府第五大土豪》解讀
下一篇:水滸傳《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