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728—1774
【介紹】:
新聞體散文家、詩人和劇作家,出生于愛爾蘭一個牧師家庭,畢業于都柏林三一學院。家人要他擔任教會圣職,他雖然勉強學習神學,但未能獲得牧師職位。后來他又在愛丁堡及荷蘭的萊頓大學學醫,1756年返回倫敦。他當過醫生,也從事過其他職業。后來依靠賣文維持生計,并受到當時享有盛名的約翰遜的賞識和接濟,并成為以約翰遜為首的“文學俱樂部”的成員之一。他的成名作是《威克菲爾德牧師傳》(The Vicar of Wakefield,1766),在約翰遜的支持下出版問世。哥爾德斯密斯脾氣溫和、富于幽默量的財富,但揮霍無度的生活以及隨時慷慨解囊總是使他處于負債累累的悲慘境地之中,死后仍然欠著一大筆債。哥爾德斯密斯是一位以風格見長的散文家。他的散文集《世界公民》(The Citizen of the World,1760—1755)模仿法國啟蒙主義作家孟德斯鳩的《波斯人信札》的風格,借一位旅居倫敦的中國人之口,歷數英國法律的遷延,諷刺上層社會矯飾造作、懶散荒淫、熱衷賽馬賭博等陳規陋習。他還寫有啟蒙主義思想家伏爾泰與英國散文家納什等人的傳記,以及關于希臘、羅馬、英國等國歷史的通俗著作。其創作宗旨是“不尚精巧,但求自然”。哥爾德斯密斯還是一位詩人和劇作家。他的著名長詩《旅行者》(The Traveller,1764),描述了歐洲各國的社會生活,奠定了他詩人的地位。但是,他的《荒村》(The Deserted Village,1770)無疑更好。這首詩感嘆資本主義發展所帶來的農村田園荒蕪、人口銳減的凋落景象,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對英國傳統田園生活和價值觀念的劇烈沖擊。詩中充滿著詩人對過去鄉村生活的悵然回憶和感傷,是一首懷舊佳作。他的諷刺喜劇《屈身求愛》(She Stoops to Conquer,1771)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至今仍然在舞臺上上演,經久不衰。
上一篇:《哈特利,萊斯利·普斯》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埃斯里奇,喬治》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