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夫(Khufu,Khufwey,Khnom-Khufwey,大約公元前2590—2568在位),埃及古王國時期第4王朝(大約公元前2613—2498)的國王,以建造大金字塔而聞名于世。胡夫之名通常出現(xiàn)于古埃及的文獻和文物上。托勒密王朝時期的古埃及僧侶史家馬涅托用希臘文把胡夫寫成沙菲斯(Suphis),而希臘的古典作家則把胡夫稱為齊阿普斯(Cheops)(希羅多德)或者齊米斯(Chemmis)(狄奧多洛斯)。
胡夫是埃及古王國時期第4王朝的創(chuàng)立者斯尼弗魯王及王妃希泰菲麗絲之子和王位繼承者。斯尼弗魯王去世后,美里提奧提斯王后改嫁于胡夫,又成為胡夫的第一個王后。后來,胡夫可能又三次結婚,最后一次娶斯尼弗魯長女,他的異母姐妹涅菲爾特卡烏為王后。
關于胡夫的事跡,很少有人知道。在胡夫統(tǒng)治時期,他繼續(xù)遠征西奈半島。在瓦底·瑪格哈拉附近的巖石上保留了胡夫遠征勝利的浮雕,并鐫刻了“赫努姆一胡夫,偉大的神,猶恩提烏(西奈半島的土著部落)的摧毀者”的銘文。或許胡夫第一次開發(fā)了哈特努布的雪花膏采石場。他沒有發(fā)動過其他的遠征,只是在他的先輩斯尼弗魯?shù)哪媳狈絼倮h征的基礎上,鞏固了從尼羅河三角洲到努比亞的這樣一個統(tǒng)一的大國。他加強了王權統(tǒng)治,使自己成為神的化身,活著的荷魯斯(隼鷹,國王的保護神)。他的長子,按第4王朝的慣例,是維西爾(宰相,最高大臣)和最高法官。一切最有權勢的職務都掌握在王室集團手中。所有的證據表明,胡夫的政權達到了古王國時代的盛世,實現(xiàn)了完全的中央集權化的專制主義統(tǒng)治。
雖然胡夫個人的歷史人們知道得很少,但是他的著名的大金字塔則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至今仍保留下來不少關于建筑金字塔的種種傳說。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大金字塔建成后的2,000多年游歷了埃及,并把他所聽到的有關金字塔建造的傳說給我們記錄下來。據希羅多德的記載,齊阿普斯(胡夫)關閉了所有的神廟,強迫所有埃及人為他做工,每100,000人為一批,每批勞動3個月,先后用了30年時間(包括修筑運輸石材的道路10年),建成了大金字塔。英國學者皮特里認為希羅多德講的每100,000人為一批的數(shù)字是十分可信的。但是,用了30年的時間最后建成的記載,我們認為是不確切的,因為他的統(tǒng)治年代也未達到30年。
胡夫的金字塔建筑于古王國首都孟斐斯以北,今之首都開羅附近的基澤地方。胡夫的金字塔是在他的先父斯尼弗魯?shù)摹皬澢鹱炙币院螅O計建筑成的真正的金字塔。胡夫的金字塔高146.5公尺,數(shù)千年來,金字塔頂端風化損毀,塔基被沙石掩埋,現(xiàn)高僅有137.18公尺。塔基每邊長230多公尺,現(xiàn)為227公尺。整個塔身由平均2.5噸重的大約230萬塊巨石砌成。由于胡夫的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高大的,所以,又稱為大金字塔。胡夫的大金字塔不僅以其外形的龐大雄偉著稱于世,而且又以其內部構造的復雜精細而令人驚奇。塔身內共有層位不同的3個墓室(下層兩個可能是廢棄的,也可能是王后墓室),胡夫的石棺安置在最上層的墓室中。此外,金字塔內還有大回廊、通風口等設施。無怪乎公元前一世紀西西里的狄奧多洛斯曾把胡夫的金字塔列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胡夫的大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群眾的高度智慧和勞動血汗的結晶,也是奴隸制君主專制主義統(tǒng)治的外在表現(xiàn)。
希羅多德還特別講到了胡夫是怎樣一個寡廉鮮恥的人。據說,由于建造金字塔他缺少錢用,甚至不惜讓他自己的女兒賣淫,以便索取報酬。這些無稽之談當然不足為憑,但是類似的傳說也并非完全出于希臘人的惡意誹謗,因為有個古老的故事就曾記述了胡夫的妄自尊大和輕視人類的尊嚴。
但是,與此相反,按照另外一些傳說,他還榮獲了博學愛才的名聲。據說丹德拉(古老的城市,上埃及第六諾姆的首府)的神圣地圖和塔尼斯(三角洲東部城市)的僧侶百科辭書屬于他的時代的作品。他還自夸他知道智慧之神托特神廟中洞窟的數(shù)目。而且,希臘化時代的煉金術士認為,煉金術書的編者是埃及人沙菲斯。
關于胡夫在位的時代,沒有十分準確的記載。馬涅托記載的沙菲斯(胡夫)統(tǒng)治埃及的年代有63年之久,但是,希羅多德、狄奧多洛斯記為50年,而古埃及的都靈紙草王表則是23年,按照現(xiàn)代某些研究者的意見,其統(tǒng)治年代不超過23年。
胡夫死后,他的兩個兒子,杰德弗列(列杰德弗列)和哈夫拉先后繼承了他的王位。然而,哈夫拉的身份自古以來就有爭論。希羅多德、狄奧多洛斯都把哈夫拉看成是胡夫的兄弟,但是狄奧多洛斯也承認,有人說他是胡夫的兒子。在近代學者中也存在著這兩種不同的意見。
哈夫拉在胡夫的大金字塔旁也建造了一座規(guī)模稍小的金字塔。正象古典作家希羅多德和狄奧多洛斯所說的那樣,在他們統(tǒng)治時期, 埃及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人民想起這兩個國王時恨到這樣的程度,以致他們很不愿意提起他們的名字……”。由于他們的殘暴統(tǒng)治,埃及人民“滿懷怒火起來反對他們,并且公開示威撕碎他們的尸體,把他們拋出陵墓而不顧”。在18世紀末,當考古學家第一次進入大金字塔內部時,在墓室的角落里發(fā)現(xiàn)了一座花崗巖石棺,但是,里面卻空空如也。不僅沒有胡夫的尸體,甚至連棺蓋也找不到。或許這就是古典作家所記的歷史事實的真實寫照。
上一篇:胡佛
下一篇:胡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