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首以待《沁園春·雪》
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和柳亞子的唱和之詞在展覽會上一經展出,立刻引起了文化界的廣泛重視,人們紛紛到展會上去抄寫毛澤東的這首詞,無不交口稱譽,并鼓動柳亞子將它們拿出去發表。
展覽會結束之后,一天,柳亞子將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和自己的唱和之作一并送到了重慶的《新華日報》,希望他們能夠將其發表。《新華日報》的編輯們早就聽說了毛澤東的這首著名的詞作,今天親眼領教了大作的奇麗與恢弘,無不噓唏、感慨、贊嘆,一時爭相傳閱,但是最終的結果卻非常令人遺憾,沒有一個人敢拍板將其公開發表。報社的領導最后只得很惋惜地向柳亞子解釋:“因為《新華日報》是共產黨在重慶辦的報紙,毛澤東是黨的中央主席,發表毛主席的作品,非得到他的同意不可,要到延安去請示。”這可難住了急性子的柳亞子,柳亞子想要辦的事情就要立刻去辦,這是柳亞子的風格。柳亞子聽報社的領導這么一說,嘆息到:“這樣辦,太浪費時間了。”
柳亞子轉念又一想,毛澤東的作品需要請示,但是自己的東西卻是不需要請示的啊!如果我的《沁園春》和詞在報紙上發表了,人們不是很自然地聯想到毛澤東的原作嗎?有和詞一定有原詞了!這樣既不違反共產黨的原則,又能夠向外界宣傳毛澤東的作品,不是一個很好的權宜之計嗎?柳亞子這么想著,就將自己的想法和《新華日報》的領導和盤托出了。柳亞子的主張贏得了人們的認可,這樣,1945年11月11日,在柳亞子的這篇和作完成20天之后,終于在《新華日報》的第四版上和讀者見面了。
毛澤東的這首《沁園春·雪》仿佛故意在吊著人們的胃口。
作品先是在共產黨內部的少數人中流播,繼而毛澤東將其相繼贈送給自己的老師、朋友,并且和國民黨中的詩友在一起就此切磋詩藝;緊接著毛澤東《沁園春·雪》的手跡又在柳詩尹畫聯展上公開展出;最后,柳亞子的和詞在《新華日報》的第四版公開發表……人們總是聽到他人對《沁園春·雪》的傳誦,而毛澤東的原詞卻遲遲不肯與期待中的人們見面。期待的人們越來越多,人們的期待也越來越急迫。
畢竟這是在國民黨的陪都里,你想想,要在國民黨的陪都里發表蔣介石的對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的詩詞,這的確需要一點魄力,要動一點腦筋。大張旗鼓肯定是不可以的,它不僅需要小心,而且需要有足夠的智慧。既要實現目的,又要做得絲毫不留蛛絲馬跡,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這簡直太妙了!我們無從知曉這是不是有高人在暗中掌控著這一切,但是其最終的結果卻禁不住讓人們拍案、叫絕、稱奇。欲擒故縱!和現在的人們炒作一部名著或者一首歌曲的做法簡直如出一轍。
人們無不翹首以待,等待欣賞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上一篇:《從《七律·長征》說起》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白話的《沁園春·雪》》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