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解說周瑜死因:被孫權氣死
毛澤東對傳統文化鉆研頗深,興趣十分廣泛,尤其喜歡看戲曲。韶山毛澤東紀念館收藏的主席遺物中,共有唱片和磁帶2000多張(盒),其中數量最多的便是戲曲。
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很喜歡看戲。當時條件很艱苦,文化娛樂活動很單調,只有周末舞會和偶爾的戲曲演出。而只要演戲,時間又允許,毛澤東總是爭取去看。在西柏坡指揮解放戰爭的時候,毛澤東休息的方式就是聽一段高慶奎的《逍遙津》,或是程硯秋的《荒山淚》,他尤其喜歡高派的唱腔。1949年,尚未進城的毛澤東連續兩次看了梅蘭芳和程硯秋的戲。其中毛澤東觀看了梅蘭芳演的《霸王別姬》,他向不懂戲的警衛員說:“梅蘭芳是中國第一名旦,在四大名旦中,他可是排在第一!”
新中國成立后,有關毛澤東看戲的記載更多。如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春節,興致很高的毛主席親自邀請昆曲表演藝術家韓世昌、白云生演出《牡丹亭·游園驚夢》。1952年2月,毛澤東在北京觀看了梅蘭芳演出的《金山寺》《斷橋》,他說:“梅先生很會扮演,通身是白,惟上額頭一個紅纓,銀裝素裹一點紅,美極了!”事后梅蘭芳聽說了主席的夸獎,非常激動地說:“這么多年,從未有人談過白娘子的扮相。其實我是費了很多時間來研究的?!?958年毛澤東到上海視察。市委負責同志為主席準備娛樂活動,征求他的意見時,他說:“還是看場《白蛇傳》吧?!币淮卧诤币暡旃ぷ?,他提出要看已流傳不廣的原始黃梅戲。他看了當時被一些人認為有黃色之嫌的傳統戲《張二女推車》,邊看邊說:“有意思,有意思?!?975年8月,毛澤東要做白內障摘除手術,上手術臺之前,毛澤東讓放一首岳飛的《滿江紅》,選的是上海昆曲劇院岳美緹的演唱版本,唱腔高亢、有力,毛澤東正是伴著激昂的旋律到手術室接受手術的。
毛澤東看戲很專注,很容易入戲,與劇中人同悲歡。1953—1954年,他連續看了幾遍《白蛇傳》,每次看都流淚。1958年他看了李玉茹主演的《白蛇傳》,幾次為許仙和白娘子的生離死別哽咽,當白娘子被壓在雷峰塔下,毛澤東激動地站起來說:“不革命行嗎?不造反行嗎?”
在演出結束的接見中,毛澤東熱情地和演小青的演員握手,表揚其見義勇為、不畏強暴和助人為樂;和演許仙、白娘子的演員熱烈握手,贊揚他們樂善好施、大膽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此時,完全沉浸在戲中的毛澤東是把舞臺上的一切都當成現實。故而,那個倒霉的“法海”演員備受冷落。毛澤東看了他一眼,立即“憎恨地”扭頭便走——根本不和他握手。
毛澤東看戲動情之余,還進行很認真的理性思考,凡是不合情理的、違背歷史的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曾多次為傳統戲曲“挑刺”,而且往往一針見血。
一次,毛澤東看譚富英與裘盛戎合演的《捉放宿店》。陳宮有一段流水板的唱腔:“休流淚來免悲傷,忠孝二字掛心旁,同心協力把業創,凌煙閣上美名揚。”戲后毛澤東問譚、裘兩位知不知道凌煙閣的典故,兩人都答不上來。毛澤東告訴他們:“凌煙閣建于唐太宗時,是紀念開國功臣的地方。問題是漢朝的陳宮怎么唱出幾百年后才有的凌煙閣呢?”兩人一時語塞。毛澤東建議他們只要修改唱詞的末一句,問題就解決了。譚富英感慨地對師妹王則昭說:“當初學戲是口傳心授,師傅怎么教就怎么演,所以演了這么多年還是不知其所以然。看來真得鉆研文化和歷史,不然難免鬧笑話?!贝撕髱滋靸扇税疵珴蓶|的意見修改,把最后一句改為“匡扶漢室美名揚”。
曾任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的王芳是一位傳奇式人物。早年,他擔任除奸科長、保衛部長、敵工部長。新中國成立后,杭州是毛澤東最喜歡去的地方,當時王芳擔任浙江省公安廳廳長,肩負保衛工作重擔,成了毛主席的“大警衛員”。王芳在回憶錄中也曾提到毛澤東給戲曲挑錯的趣事:
主席不僅愛聽京戲,還懂戲,對京戲有不少研究。對京戲人物上場下場,鑼鼓點子時間太長很有意見,說上場就那么幾個動作,按按帽子,捋捋胡子,擺擺水袖,用那么長時間。下場呢,連抬轎子的轎夫都下場了,還一步一擺地慢慢走下去,而且騎馬也是那個臺步,走路也是那個臺步。
《蘇三起解》中唱道:“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哪一位去到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縱使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逼渲小疤K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那兩句臺詞,主席認為意思不通。蘇三既然離開了洪洞縣,怎么還在大街前?應當是“蘇三要離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才通。主席說得有道理,可是至今這兩句臺詞仍然那樣唱。
京劇《空城計》中,諸葛亮在城頭上唱:“城外的街道打掃凈,準備這司馬好屯兵。諸葛亮無有別的敬,早買定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到此就該把城進,為什么猶疑不定進退兩難為的是何情?左右琴童人兩個,我是又無埋伏又無有兵。”對“又無埋伏又無有兵”這句,毛澤東說,“兵”和“埋伏”是一個意思,埋伏就是兵,兵就是埋伏。應該是“內無埋伏外無救兵”或者是“既無埋伏又無救兵”,不能說“又無埋伏又無有兵”,這句話不通。
主席講《轅門斬子》中的楊延昭穿白袍,不穿紫袍,不符合當時歷史情況。像楊延昭這樣的官在家時應穿紫袍,而且他穿白袍同戲里唱的內容也對不起來。八千歲向楊延昭講情時唱:“那時節不是我將你來保,焉有你今日里玉帶袍?!睏钛诱殉骸澳且魂囄覘罴业玫疥P照,論功勞才掙下這玉帶紫袍。”這個事我后來還專門作過考證。“文化大革命”中岳飛廟拆了,岳飛像砸了,“文化大革命”后群眾強烈要求重建岳飛廟,重塑岳飛像。我請杭大歷史系教授查一查當時歷史,岳飛應當穿什么衣服。他們說,應當穿紫袍。岳飛和楊延昭都是宋朝的一二品官,應當都穿紫袍。
王芳的回憶錄中,還記載了毛澤東與他講京戲中的周瑜的真正死因,由此我們可看出毛澤東極為淵博的史學知識?!?959年三四月份,毛主席來往于滬杭之間,并于4月6日至10日在杭州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當時劉莊、汪莊還未改建好,于是主席辦公、休息的地方都在南屏游泳池。一次,我陪主席游泳后吃飯時,他因為知道我喜歡京戲,在山東根據地時又演過京戲《黃鶴樓》中的周瑜,就問我周瑜是怎么死的。我說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他說,不對。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而是被孫權氣死的。孫策死后,他的老婆大喬年紀很輕,住在后宮很寂寞,因此,大喬經常請小喬去陪她,有時周瑜也陪小喬去后宮看大喬。他去的次數多了,在后宮留的時間又長,因此,孫權對周瑜很有意見,但又不能當面講,就處處刁難他,給他臉色看。再加上軍事上不斷失利,一再敗給諸葛亮,孫權對他的看法更大,臉色更難看。周瑜是個十分高傲、器量又小的人,哪里受得起這種屈辱,憂郁成疾,不久就病死了?!?/p>
毛澤東還常常古為今用,將戲曲和現實結合起來。如1956年4月,浙江省昆蘇劇團演出新本《十五貫》,毛澤東曾兩次到劇場看戲,贊揚《十五貫》是個好戲:“這個戲全國都要看,特別是公安部門要看。這個戲反對主觀和官僚主義思想作風,提倡調查研究,對于鞏固新中國政權,警告業已滋生的腐化行為是大有裨益的?!?/p>
上一篇:毛澤東耐人尋味的“孫悟空情結”
下一篇:毛澤東詩詞中提到的兩名國民黨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