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全健 【本書體例】
【原文】:
振鷺于飛(1),于彼西雝(2)。我客戾止(3),亦有斯容。在彼無惡,在此無(4)。庶幾夙夜,以永終譽(5)。
【鑒賞】:
《毛詩序》云:“《振鷺》,二王之后來助祭也。”認為寫的是周成王祭于祖廟,夏朝和殷朝的后代前往助祭,當時的詩人作此詩以示贊美。后人也有人認為是微子前征助祭,一說是武庚。從詩中表達的感情來看,應為周天子宴饗諸侯時所奏的樂歌。當作于西周前期,作者當是西周禮官。表達了周天子禮敬諸侯的思想感情。
周天子要鞏固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就必須以諸侯為依托,取得他們的忠心支持。為此,就必須敬重他們,禮遇他們,而設宴饗之則是常用手段之一?!堵锅Q》、《湛露》、《彤弓》都反映了宴飲內容,毫無疑問,宴飲諸侯是一種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禮儀活動,對密切周天子與諸侯的政治關系,聯絡彼此之間的感情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宴會上的一切都要合乎禮法:既要有嚴格的等級,又要體現出融洽的關系。周天子在宴會上賞賜諸侯,諸侯們則互相切磋道義。飲美酒,食佳肴,聽妙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樂陶陶,其意融融。由于這是一首描寫宴饗的詩作,所以,它不象描寫祭祀的詩作那樣莊嚴,更不象描寫戰爭的詩作那樣肅殺。它通篇帶有歡快、融洽的氣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周朝初期周天子和諸侯之間關系的相對融洽。詩中,周天子對諸侯作了贊美,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以永終譽”的希望,表現出較為清醒的政治頭腦。這首詩沒有直接反映宴會上的情景和禮儀,甚至掩蓋周天子與諸侯之間的矛盾和斗爭,但周天子對諸侯提出的希望,則有值得肯定的積極意義。
《振鷺》主客線索分明,章法錯落有致。一、二句以鷺起興,為第一層;三、四句以鷺比擬赴宴的諸侯,為第二層;這兩層主要以長頸長足,體形高大的鷺鳥贊美赴宴的諸侯。五、六兩句是對赴宴諸侯的直接贊美,為第三層;七、八兩句是對赴宴諸侯的希望,為第四層。第一層用“興”法,第二層用“比”法,三、四層用“賦”法。四層之中,筆法三變,八句之內,調動了當時幾乎所有的藝術手法,收到了參差變換,靈動綿密的藝術效果。
此詩起結尤為佳妙。起得優游不迫,結得沉穩圓潤。陶明濬說:“詩既難于起,又難于結。若起不得法,則雜亂浮泛,一篇之中既不得機勢,雖善于承接亦難生色?!劣谝唤Y,尤為不易。”(《詩說雜記》)《振鷺》的起結,堪為后世詩歌的典范。
上一篇:《招魂》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摽有梅》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