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復加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鄒洪民、高萬云在《修辭學習》(1997年第1期)中提出此格。認為復加是指反復式追加,它是由反復和追加融合而成的一種修辭方式。反復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自身的凸顯,而且是為了追加新的內容;反過來說,追加不僅是為了語義完足,而且必須與反復相輔承。二者合二為一,形成一種新的辭格。
[例釋]
(1)并列式復加
例1:彤云密布,慘霧重侵。彤云密布,朔風凜凜號空;慘霧重侵,大雪紛紛蓋地。(吳承恩《西游記》)
在這個句群中,第一個句子是并列式,第二句是由第一句追加而成,其關系還是并列式。
(2)因果式追加
例2:牛羊不飲,鴉鵲難飛。牛羊不飲嫌深黑,鴉鵲難飛怕渺彌。(吳承恩《西游記》)
在這個句群中,第二句的追加成分“嫌深黑”和“怕渺彌“分別是“牛羊不飲”和“鴉鵲難飛”的原因。
(3)主謂式追加
例3:層層濃浪,疊疊渾波。層層濃浪翻烏漆,疊疊渾波卷黑油。(吳承恩《西游記》)
在這個句群中,第一句“層層濃浪,疊疊渾波”分別是追加句中的主語,即追加句中的謂語“翻烏漆”、“卷黑油”的主語。
(4)偏正式追加
例4:淅淅瀟瀟,飄飄蕩蕩。淅淅瀟瀟飛落葉,飄飄蕩蕩卷烏云。(吳承恩《西游記》)
在這個句群中,第一句“淅淅瀟瀟,飄飄蕩蕩”分別是第二句“飛落葉”和“卷烏云”的修飾成分。
這種修辭格在現代漢語中很少出現。復加的修辭效果是多方面的。一是它能突出表現的興趣中心,具有反復的凸顯性;二是擴展了表現的時空維度,具有追加的完足性;三是強化了表現的節奏效果,具有對偶的音樂性。
鄒洪民、高萬云列舉的例子均出自《西游記》,在現代漢語中,也有這樣的修辭方式。
例5: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龍應臺《文化是什么》)
這段話中“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也是復加。
上一篇:什么是連及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順口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