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 (1254—1322),字子昂。吳興(今浙江湖州)人。以書畫著名,宋宗室,入元后為官。
◆ 岳鄂王墓,鄂王:宋寧宗時追封岳飛為鄂王。 ◆
趙孟頫
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賞析
歐顏柳趙,楷書四大家中的“趙”即趙孟頫。趙體遒麗圓轉(zhuǎn),秀逸純熟,是為大家。只因趙孟頫身為宋宗室子孫而入元朝做官,其字未備受推崇。但趙孟頫是痛苦的,詩中的他借著岳飛墓唱盡了心中的悲哀、無奈和沉痛。
故國英雄的墓冢上荒草離離,似乎已被人忘卻,但詩人沒忘。秋風蕭瑟,石獸高踞,肅穆冷峻的氛圍讓詩人倍感亡國之悲,也許還有些許慚愧。當年的南宋君臣渡過長江,偏安一隅,徒留中原百姓望穿秋水,渴盼著南宋反攻。紹興十年,岳飛進兵河南,已打到了開封西南的朱仙鎮(zhèn),河南河北人們都紛紛響應,打起了“岳”字旗。此時,秦檜卻將岳飛召回,以“莫須有”之罪將其殺害。從此,偏安局面形成,收復中原無望,“天下中分遂不支”,可以想見中原父老對拋棄自己的母國深深的失望。二、三聯(lián)中,有對自家先祖的責備、對中原百姓的同情、對英雄已死的絕望和對偏安形勢的不滿。但現(xiàn)在的自己也只能像無奈的中原父老一樣,寄人籬下,對已易主的山水低唱一首心中的悲歌。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