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不僅是一種品質,更是至高無上的智慧
寬容是一種美德,如果我們不能以善良、忍耐和寬容的心情來包容這個世界,那么,這個世界上將滿是憂傷和哀嘆,而快樂與幸福將遠離我們。有人不明白:寬容到底是什么?一只腳踩到了紫羅蘭的花瓣上,而鞋底卻保留著花的香味,這就是寬容的最好詮釋。屠格涅夫說:“不會寬容別人的人,也不配得到別人的寬容。”如果我們想贏得別人的寬容,自己首先要能寬容對方,所以,寬容又是相互的,它不僅嘉惠了別人,而且提升了自己。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都有犯錯誤的時候,更何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當一個人無意犯下了錯誤,或者是傷害了你的時候,何不給對方一個寬容的微笑呢?
邁克爾是約翰遜的朋友。一天,他正走在街上,邊走邊把竹條纏繞在身上玩,一不小心,竹條的一端脫了手。當時,邁克爾正在木橋邊,農民羅賓遜的兒子在那里放了一罐水,準備挑回家。正巧,邁克爾的竹條彈回來把水罐打翻了,但是,罐子并沒有破碎。邁克爾急忙賠禮道歉,誰知道,羅賓遜的兒子跑過來就開罵,絲毫不理會邁克爾的解釋,突然,羅賓遜的兒子抓住了邁克爾的竹條,將那根漂亮的竹條折扭了。
這竹條是父親送給邁克爾的,如今扭成了這樣子,邁克爾十分生氣,他滿臉漲紅,不停地咕噥著:“我一定要報復他,我要他從心底感到后悔。”約翰遜正好從那里經過,他好奇地問道:“誰?你要報復誰呀?”邁克爾抬頭一看,見是自己的好朋友,便把自己的遭遇講述了一遍。聽了邁克爾的“發泄”,約翰遜笑著說:“他的確是個壞孩子,但是,他已經受到了足夠的懲罰,沒有人喜歡他,他幾乎沒有什么朋友,也沒有什么娛樂,這就是對他的懲罰,也足夠當你對他的報復了。”邁克爾卻執意說:“那竹條可是父親送我的禮物,那么漂亮的竹條,我只是無意間打翻了他的罐子,我一定要報復他。”
約翰遜無奈地說:“好吧,邁克爾,不過我認為你不要理會他會更好些,因為輕視就是你對他最大的報復了。”說完,約翰遜想起來一個笑話:“有一次,羅賓遜的兒子看到了一只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就想把它抓住再揪掉它的翅膀,可是,他很倒霉,蜜蜂蜇了他一下,然后又安全地飛進了蜂巢,他被疼痛激怒了,就像你現在這樣,他發誓要報仇。于是,他找來了一根棍子,朝蜂巢捅了幾下。頓時,一群蜜蜂飛了出來,向他撲去,蜇得他渾身上下都是傷痕。你看,這樣的報復并不會得到最后的勝利,所以,我勸你不要計較他的魯莽,他就是個壞孩子,比你厲害多了。”
聽了約翰遜講的故事,邁克爾點點頭:“你的建議的確不錯,那么跟我一起到父親那兒去吧,我想告訴他事情的真相,相信他不會生氣。”邁克爾將事情的真相告訴了父親,父親十分感謝約翰遜給兒子的忠告。
過了幾天,邁克爾又碰見了羅賓遜的兒子,他正挑著一擔重重的木柴朝家里走去,結果,不小心跌在了地上,爬不起來。邁克爾跑過去幫他撿起了木柴,小羅賓遜感到十分愧疚,心里難受極了,為自己以前的行為感到后悔。而邁克爾則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他想:“這才是最紳士的報復,以德報怨,對此,我怎么可能感到后悔呢?”
對于他人無意或有意犯下的過錯,我們要學會諒解,放下心中的憤怒與仇恨,以平和心態來對待。報復,只會讓我們獲得一種暫時的快感,而之后的日子里,我們都將在悔恨與內疚中度過,因為我們永遠背上了道德的枷鎖。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以寬容的姿態擁抱對方,這才是最紳士、最高雅的懲罰。以德報怨,這樣,我們就不會后悔了。
泰德說:“寬恕勝于報復,因為,寬恕是溫柔的象征,而報復是殘暴的標志。”事實證明,寬容比懲罰具有更強烈的感化力量,寬容待人的同時,也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融洽的環境。針鋒相對帶來的只會是兩敗俱傷,而寬容帶來的將是一份美好的情感。正所謂“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寬容不是遷就,更不是軟弱,而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之道。
上一篇:孩子缺少安全感
下一篇:幫助孩子順利進入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