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關面包的承諾
英國的一名礦工在井下挖煤時,一鎬刨在啞炮上。啞炮響了,礦工當場被炸死。因為礦工是臨時工,所以礦上只發(fā)放了一小筆撫恤金給死者的家人。
礦工的妻子在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后,又面臨著來自生活上的壓力,由于她無一技之長,只好收拾行裝準備回到貧瘠的家鄉(xiāng)。這時,礦工的隊長找到了她,告訴她說礦工們都不愛吃煤礦餐廳做的早飯,建議她在礦區(qū)開個面包店,賣些面包和牛奶,一定可以維持生計的。
礦工的妻子想了想,便答應了。于是,她找人幫忙,租賃了一個店面,稍加裝修,面包店就開張了。開張第一天的清晨,一下就來了9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買面包的人越來越多,但卻從未少過9個人,而且風霜雨雪從不間斷。
時間一長,許多礦工的妻子都發(fā)現(xiàn)自己丈夫養(yǎng)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早晨下井之前必須吃一個面包。妻子們百思不得其解。直至有一天,礦工的隊長在一次事故中被炸成重傷。彌留之際,他對妻子說:“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買一個面包。這是我們隊9個兄弟的約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妻子和孩子怎么生活?咱們得幫幫她。”
從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買面包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來去匆匆的人流不斷,而時光變幻之間唯一不變的是不多不少的9個人。
時光飛逝,當年礦工的兒子已長大成人,而他飽經(jīng)苦難的母親兩鬢花白,卻依然用真誠的微笑面對著每一個前來買面包的人。那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與善良。更重要的是,前來光臨面包店的人,盡管年輕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從未少過9個人。穿透十幾年歲月滄桑,依然閃亮的是9顆金燦燦的愛心。
【畫龍點睛】
愛心無價,但是人都有尊嚴,很多需要幫助的人的自尊心更強。所以,獻愛心,首先要保護別人的尊嚴,營造他們自立自強的品格,不要把愛當作一種施舍。
上一篇:《“請”的故事》青少年如何學會溝通
下一篇:《一對冤家》青少年如何學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