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訟卦第六·《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兇”,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譯文】《彖傳》說:爭訟,譬如陽剛居上、險陷居下,臨險而強健,遂能爭訟。“爭訟是誠信被窒塞,心有惕懼所致,持中不偏可獲吉祥”,說明陽剛前來處險而保持適中。“始終爭訟不息則有兇險”,說明窮極爭訟不能成功。“利于出現大人”,說明決訟崇尚守正持中。“不利于涉越大河巨流”,說明恃剛乘險將陷入深淵。
【注釋】①上剛下險,險而健——“剛”,“健”指上卦乾,“險”指下卦坎。這是舉上下卦象譬喻臨險剛健則能爭訟,釋卦名“訟”之義。《程傳》:“若健而不險,不生訟也;險而不健,不能訟也;險而又健,是以訟也。”②剛來而得中——此舉九二陽剛得中之象,釋卦辭“訟,有孚窒惕,中吉”。謂九二以剛來居下卦兩陰之間。《正義》:“凡上下二象,在于下象者則稱‘來’,故《賁》卦云‘柔來而文剛’,是離下艮上而稱‘柔來’。今此云‘剛來而得中’,故知九二也。且凡云‘來’者,皆據異類而來,九二在二陰之中,故稱‘來’。”案,孔氏釋“剛來”之義,可備參攷。③訟不可成——此句以上九“爭訟”窮極難成,釋卦辭“終兇”。④尚中正——此以九五中正決訟而被崇尚,釋卦辭“利見大人”。⑤入于淵——此句又舉上下卦乾剛乘坎險之象,說明恃剛犯難,將有陷于深淵之危,以釋卦辭“不利涉大川”。案,《折中》引王安石曰:“彖言乎其才也。‘訟,有孚窒惕,中吉’,此言九二之才也;‘終兇’,此言上九之才也;‘利見大人’,言九五之才也;‘不利涉大川’,言一卦之才也。”可見本卦的卦辭,均合于爻象、卦象。朱熹認爲這是“卦辭取義不一”之例,并說:“然亦有不必如此取者,此特其一例也。”(《朱子語類》)
【說明】 《折中》曰:“《彖傳》中有言剛柔往來上下者,皆虛象也,先儒因此而卦變之說紛然。然觀《泰》、《否》卦下‘小往大來’、‘大往小來’云者,文王之辭也,果從何卦而往、何卦而來乎?亦云有其象而巳耳。故依王、孔注疏作虛象者近是。”此說涉及“剛來”之義,可與上注引孔穎達語相對照參攷。
上一篇:周易·萃卦第四十五《《彖》曰:“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王假有廟”,致孝享也,“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下一篇:周易·謙卦第十五《《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