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發制人·文公承諾退避三舍,城濮一戰晉國稱霸
晉獻公寵愛的驪姬設謀殺害了太子申生,奚齊代立為太子,又把夷吾、重耳逼出了家園。重耳先是逃到了翟國,后來輾轉到了衛國、齊國、曹國和鄭國。除了齊國以外,衛、曹、鄭諸國對他都很冷落,不以應有的禮節來接待他。不久,重耳又到了楚國,楚成王就用對待諸侯的禮節來接待他,重耳幾經辭謝,但還是接受了。楚成王以泱泱大國的氣勢為重耳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在宴會上,楚成王即席問重耳說:“你如果回國即位,到時候該怎么報答我呢?”重耳說:“鳥羽、皮毛、象牙、犀革和玉、帛,那都是君王土地上所生長的,那些波及晉國的僅是君王所剩余的了,我能用什么來報答您呢?”楚王又說:“盡管如此,究竟用什么報答我呢?”重耳回答說:“如果托君王的福,得以回到晉國,倘若今后晉、楚二國的軍隊在中原相遇,那我就率兵后退九十里。如果還得不到君王的寬大,那就左手拿著鞭弓,右手拉著箭,跟君王較量一下。”在場的大夫子玉請求楚王殺掉毫不謙卑的重耳,但楚成王覺得重耳志向遠大,言辭華美而合乎禮儀,料定他可成為一個寬明的君主,所以就派人護送他到了秦國。公元前637年晉惠公去世,子圉繼位,是為懷公。十二月,重耳在秦兵的護送下返晉,趕走了子圉,即位,是為晉文公。文公四年(前633),楚成王聯合幾家諸侯,共同圍宋。宋國派人向晉國告急求援。先軫很高興地說:“晉國創立霸業的機會來到了。”狐偃(咎犯)獻計說:“楚國近年和曹、衛兩國很親近,我們如果出兵襲擊曹、衛,楚國必將前往救援,宋圍自然可以不戰而解。”于是,晉軍渡過黃河,侵曹伐衛。五年三月,衛、曹相繼被攻占,衛侯外逃,曹伯被俘。為了刺激楚國,決定把曹、衛的領土奉送給宋國。楚成王果然撤退了圍宋的軍隊。楚將子玉不同意與晉文公善罷甘休,對成王說:“你待晉國那么好,他們明明知道楚國與曹、衛很親近,卻故意攻打曹、衛,這是輕視你了。”成王說:“晉侯在外逃亡十九年,對各地地形和險要之處的情況,知道很清楚。回國后又深得百姓的擁護,他的實力強大,是不好對付的。”子玉卻還是再三請求,弄得成王很不高興,于是給他留下了少量軍隊,自己便先行引兵回國了。成王走后,子玉派使者宛春先去晉國談判,提出的條件是,晉國恢復曹、衛的原狀,楚國也放棄宋國。咎犯對這種條件很反感,說:“子玉太無禮了,想用一家(宋)換兩家(曹、衛),決不能答應。”先軫出謀說:“如果同意子玉的條件,楚國一句話使三國(宋、曹、衛)都得到了安定,這是想叫楚國做好人而讓晉國受埋怨。不如一面暗中答應恢復曹、衛,把這兩國拉過來,一面把宛春扣押起來激怒楚國,同他們打一仗再說。”文公按計行事,子玉大怒,立即向晉軍發起進攻,晉軍則奉命后退。軍吏們問為什么后退,文公說:“我從前逃亡在楚國時,曾經答應過如果迫不得已要同楚國打仗,一定退避三舍,不能說話不算數。”晉軍撤退后,楚國軍隊中也有人主張撤退,但子玉不同意。四月,晉文公率領晉軍,還有宋、齊、秦三國派去的軍隊,與楚軍會戰于城濮(今河南范縣南),大破楚軍,得臣(子玉)率領殘部退走。正是由于這次勝利,晉國把楚軍俘虜獻給了周天子,借助他的賞賜和文告,使晉文公獲得了霸主的名聲。(《史記·晉世家》)
上一篇:兵貴神速·按部就班,楊諒兵敗并州
下一篇:設謀惑敵·示敵以假·文德保國,詐降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