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譯文】天地設定上下配合的位置,山澤一高一低交流溝通氣息,雷風各自興動交相潛入應和,水火異性不相厭棄而相資助:八卦就是這樣(既對立又統一地)互相錯雜。(掌握這種對立統一的運動規律,)欲明過去的事理可以順著推算,欲曉將來的事理可以逆著推知(將來的事理隱奧難測),所以《周易》的主要功用是逆推來事。
【注釋】①薄——《釋文》:“馬、鄭、顧云‘入也’”。指雷、風興動雖各異方,卻能交相潛入應和?!都狻罚骸爸^震巽同聲相應,故相薄?!雹谒鸩幌嗌洹?,音亦yi,《釋文》:“虞、陸、董、姚、王肅音‘亦’,云‘厭也’。”此句指水火雖異性卻不相厭棄而相資助,即“相通”之義?!都狻罚骸吧?,厭也;水火相通”,“故不相射”。案,“水火不相射”五字,帛書《周易》作“水火相射”(于豪亮《帛書周易》引,見《文物》一九八四年第三期),據此,“不”或爲衍字。未獲旁證,茲録存備攷。③八卦相錯——相錯,指既矛盾又和諧地相錯雜。此句總說前四句之義。上文“天地”、“山 澤”、“雷風”、“水火”,即八卦之象,皆爲一陰一陽的兩相對立之卦;而“定位”、“通氣”、“相薄”、“不相射”,又均見統一和諧的情狀,故稱“相錯”。八卦在對立統一中“相錯”,正是體現自然界萬物的矛盾運動規律?!墩x》:“《易》以乾坤象天地,艮兌象山澤,震巽象雷風,坎離象水火。若使天地不交,水火異處,則庶類無生成之用,品物無變化之理。”又曰:“今八卦相錯,則天地人事莫不備矣。故云天地定位而合德,山澤異體而通氣,雷風各動而相薄,水火不相入而相資?!卑福资厢尅安幌嗌洹睜憽安幌嗳攵噘Y”,于義亦通。又案,宋人據以上一節畫成《先天八卦圖》以示“伏羲八卦方位”。《本義》卷首云:“邵子曰:此伏羲八卦之位。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居東南,震居東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于是八卦相交而成六十四卦,所謂‘先天之學’也。”尚先生引《太玄·玄告》:“天地相對,日月相劌,山川相流,輕重相浮”及“南北定位,東西通氣,萬物錯離于其中”諸語,指出此即“乾南坤北,離東坎西”之義;又引《周易乾鑿度》:“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臣北,父坐子伏”等語,指出此亦與“乾南坤北”義合。并云:“陽錯陰,陰錯陽,無一卦不相對,無一爻不相交也,此純指先天八卦之方位形式,故特申之曰‘八卦相錯’。” (《尚氏學》)上說頗可發明此節之義,宜資參攷。④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數,作動詞,猶言“推算”。這三句說明依據陰陽八卦變化之道,可順推往事,逆知來事; 而《易》之功主于“知來”,故謂“《易》逆數也”?!俄n注》:“八卦相錯,變化理備; 于往則順而知之,于來則逆而數之。”又曰:“作《易》以逆覩來事,以前民用?!卑?,“順”、“逆”之義,《集解》引虞翻曰:“謂坤消從午至亥,上下故順也”,“謂乾息從子至巳,下上故逆也”,“‘易’謂乾,故逆數”,此本十二辟卦爲說,李道平《纂疏》引鄭玄注《乾鑿度》以疏之; 邵雍以爲八卦從三陰三陽卦追數至一陰一陽卦爲“順”(即本章“天地”至“水火”之序),從一陰一陽卦漸推至三陰三陽卦爲“逆”(即下章“雷”至“坤”之序,見《皇極經世書》); 朱熹以爲《先天圖》中左方四卦(起震,歷離、兌,至乾)數巳生者爲“順”,右方四卦(自巽,歷坎、艮,至坤)推未生者爲“逆”(《本義》);尚先生以爲“數往者順”謂四陽卦,“知來者逆”謂四陰卦,陽性強健順行,陰性斂嗇逆行,“逆”猶“迎”,陰陽相遇相交、《易》道乃成,故曰“《易》逆數也”(《尚氏學》)。四說各有理致,均可參攷。
【說明】以上第三章。
本章以八卦所象徵的八種基本物象:天地、山澤、雷風、水火之間矛盾而又和諧的運動狀態,提示了事物對立統一的變化發展規律。其義與《繫辭上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密相切合。項安世曰:“八卦雖八,實則‘陰陽’二字而已。”(《周易玩辭》)
上一篇:周易譯注·坤卦第二《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
下一篇:周易譯注·坤卦第二《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