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觀卦第二十·觀:盥而不薦,有孚颙若。
【譯文】 《觀》卦象徵觀仰: 當你觀仰了祭祀開始時傾酒灌地的降神儀式,就可以不觀后面的獻饗細節,因爲心中已經充滿了誠敬肅穆的情緒。
【注釋】 ①觀——卦名,下坤()上巽(),象徵“觀仰”。 《正義》:“觀者,王者道德之美而可觀者也。”《本義》: “觀者,有以示人,而爲人所仰者也。”案,此二說雖訓釋角度微別,其大本實相同,均明 “觀”爲“觀仰”之義。②盥而不薦——盥,音灌guan,古代祭祀宗廟時用香酒澆灌地面以降神之禮,《集解》引馬融曰: “進爵灌地以降神也,此是祭祀盛時” ;薦,獻也, 祭祀中向神獻饗之禮。 此句 “盥” ,“薦”之前均省略一 “觀”字,意即 “觀盥不觀薦”。文辭取祭祀典禮爲喻,說明 “觀仰”之旨應取最莊嚴可觀者;故當祭祀宗廟之時,須觀初始盛美的降神禮,其后的獻饗禮則可略而不觀。《王注》“王道之可觀者,莫盛乎宗廟;宗廟之可觀者,莫盛乎‘盥’也。至‘薦’,簡略不足復觀。故觀‘盥’而不觀‘薦’也。”《正義》:“觀盥禮盛則休而止,是觀其大不觀其細。”案,《本義》謂: “盥”爲 “將祭而潔手”之禮,取其“潔清”以見“孚信”。于義亦通。③有孚颙若——颙,音永陽平,yong,敬也,《正義》: “嚴正之貌”;若,語氣助詞。此句承前句之義,說明觀仰“盥”禮,可以使人產生誠信、肅敬之心;即言觀仰過程中的感化作用。《集解》引馬融曰:“以下觀上,見其至盛之禮,萬民信敬,故云‘有孚颙若’。”
【說明】孔子說:“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論語·八佾》)此語正指觀仰祭禮之事,與本卦“盥而不薦”的義旨相同,均明“觀仰”止于“盛大”的道理。
上一篇:周易·臨卦第十九《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下一篇:周易·噬嗑卦第二十一《噬嗑:亨,利用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