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震卦第五十一·《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雖兇無咎,畏鄰戒也。
【譯文】《象傳》說:“雷動之時恐慌得雙足畏縮難行”,說明上六未能居處適中的位置;儘管有兇險卻無所咎害,是由于畏懼近鄰所受的震驚而預先戒備。
【注釋】①中未得——《正義》:“猶言‘未得中’也。” ②畏鄰戒——《正義》:“畏鄰之動,懼而自戒,乃得無咎。”
【說明】本爻于懼極有兇之時,又勉以因“鄰”之震懼而預爲脩省,必可“無咎”。辭中誠意至見深切。鄭汝諧指出:“人之過于恐懼者,固無足取;若能舉動之際,覩事之未然而知戒,亦圣人之所許也。”(《東谷易翼傳》)
【總論】《淮南子·人間訓》載《堯戒》云:“戰戰慄慄,日謹一日;人莫躓于山,而躓于垤。”這是用登山不至跌跤,而平地常使人栽倒爲喻,說明凡事要警惕戒懼、敬慎小心;沈德潛稱此戒爲“大圣人憂勤惕厲語”(《古詩源》)。《震》卦取象于“雷動”威盛,正是揭明“震懼”可致“亨通”的道理。卦辭設擬兩層相互見旨的譬喻: 先言雷動奮起萬物畏懼,于是慎行獲福笑語聲聲;再言君主教令震驚百里,遂致萬方警懼,社稷長保。《大象傳》用“恐懼脩省”四字,對全卦大義作了精要概括,揭出“惶恐驚懼” 與“修身省過”之間的內在聯係。卦中六爻分別喻示處 “震”的不同情狀: 初九陽剛在下,知懼致福,六二因危守中、失“貝”復得,六三惶惶未安,慎行免禍,六五柔中“危行”,善保尊位,這四爻均見“惕懼修德”之功,故多吉無害;惟九四陷于陰中,懼而不能振奮,難以自拔; 上六懼極有兇,但若因人之懼預先戒備,亦將“無咎”。顯然,本卦的象徵主旨是建立在“震懼”的基點上,然后謹慎前行,開拓“亨通”境界:此中寓涵著處“危” 而后“安”的辯證哲理。馬振彪論曰:“人當顛沛造次之時,如履薄臨深之可懼;國際風雨飄搖之會,有內憂外患之交乘:其危乃光,懲前毖后,必如此卦之爻象,始終戒懼乃可免禍而致福。”(《周易學說》)
上一篇:周易譯注·乾卦第一《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下一篇:周易譯注·坤卦第二《《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