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滅大西政權之戰(1646年)
清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至十一月,清軍在四川擊滅張獻忠大西政權的作戰。
順治元年正月,張獻忠率農民軍棄長沙,取道荊州溯江入川,六月占重慶,八月初破成都,基本上控制了四川全境。十一月十六日,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建立了大西政權。順治二年三月,原明副將曾英部在重慶、敘州(今四川宜賓)一帶擊敗大西軍,占領了川東。南明督師王應熊、總督樊一蘅在播州(今貴州遵義)誓師,命各路明軍進川,會師瀘州,進攻大西政權。此時,原明固原副將賀珍聚眾起義抗清,攻占鳳翔、武功等地,將攻西安。清朝廷于十一月二十日下詔招撫張獻忠,企圖利用大西軍夾擊賀珍軍,遭張獻忠斷然拒絕。
三年正月十三日,賀珍部義軍攻西安失敗,轉軍圍攻漢中。二十一日,清朝廷命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率部入川進攻大西軍,于三月間進至西安。此時張獻忠正率10萬余大軍對南明軍作戰。在成都以南彭山一帶再次戰敗受阻,被迫退回成都。
五月五日,豪格率軍由西安南下,十八日在漢中以北擊敗了圍攻漢中的賀珍軍,二十五日向四川成都進軍。這時南明軍曾英等部亦正向成都前進。在清軍、南明軍及地方武裝的多路迫近和攻擊下,大西軍于七月間放棄成都,向陜西轉移,企圖迂回至清軍后方。十一月下旬,清軍主力進至南部,張獻忠軍亦進至西充境之鳳凰山,大西軍保寧守將劉進忠降清。兩軍相距不過50千米,大西軍對清軍毫不了解,而清軍對大西軍的實力、營地等情況則了如指掌。清軍以劉進忠為向導,以鰲拜為先鋒,連夜兼程奔襲大西軍。二十七日凌晨,進抵大西軍營地。其時大霧迷漫,大西軍毫無準備,倉促應戰,張獻忠僅帶數騎察看,中箭負傷墜馬犧牲。其部將救援不及,大西政權滅亡。孫可望、李定國等收集大西軍余部,經順慶(今四川南充)南撤貴州。豪格自率主力追擊至播州,四川全境為清軍控制。
上一篇:《清滅南明隆武政權之戰(1645~1646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清滅大順政權之戰(1644~1645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