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滅南明隆武政權(quán)之戰(zhàn)(1645~1646年)
清順治二年(1645年)閏六月至三年(1646年)十一月,清軍在鄂、湘、贛、閩擊滅南明隆武政權(quán)的作戰(zhàn)。
順治二年五月,南明弘光政權(quán)滅亡后,唐王朱聿鍵于閏六月在福州稱帝,建立了隆武政權(quán)。不久,李自成余眾郝?lián)u旗、李過等部,分別與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lián)合,奉隆武年號,共同抗清,南明聲勢為之一振。十一、十二月間,各路南明軍先后發(fā)起反攻。江南方面:大學士黃道周率軍由廣信(今江西上饒)向徽州進擊,在婺源被清軍殲滅;監(jiān)軍張家玉率軍由吉安向南昌進擊,在許灣大敗清軍,殲滅清軍5,000,但在撫州清軍的反擊下,敗退贛州。湖廣方面:何騰蛟率郝?lián)u旗、馬進忠等部,由長沙向武昌進擊,在湘陰一帶大敗清軍,進占岳州(今湖南岳陽);堵胤錫率李過、劉體純等部,由常德向荊州進擊,在松滋附近渡江后,李過部攻占當陽、荊門,包圍了荊州;劉體純部攻占宜城、鄧州、內(nèi)鄉(xiāng),包圍了襄陽(今湖北襄樊)。
由于清軍失利,清廷命征南大將軍勒克德渾率軍由江南增兵湖廣。順治三年正月,在石首附近與何騰蛟軍遭遇,何率部撤回長沙。二月三日,清軍突然出現(xiàn)在荊州,實施反包圍,兩路鉗擊圍攻荊州的南明軍,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李過部遭殲滅性打擊,堵胤錫率余部急退常德。劉體純得知荊州已解圍后,即撤襄陽之圍,率部西去,攻破商州(今陜西商洛)、山陽。三月間,又被西安的定西大將軍何洛會擊敗,南下漢中,轉(zhuǎn)去巴東。
勒克得渾解荊州之圍后,立即率軍轉(zhuǎn)攻江西南明軍,三月二十四日攻占吉安,以一部兵力東取廣信,主力南下,在擊敗寧都、雩都(今江西于都)南明援軍后,五月間包圍了贛州。七月,勒克德渾奉命率軍返回京師。清朝廷改命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統(tǒng)耿仲明、固山額真金礪等部,與尚可喜部攻取湖廣。在清軍進攻湖廣、江西的同時,征南大將軍博洛部于六月間由杭州攻占了紹興,明魯王朱以海逃去舟山。清軍連下寧波、臺州、溫州、金華、衢州,基本上控制了浙江。八月間,掌握隆武政權(quán)福州軍事的鄭芝龍降清,博洛軍得以從容進入福建。此時隆武帝正在延平(今福建南平),聞訊西逃,企圖投奔贛州的兵部尚書楊廷麟。清軍由延平兵分兩路:一路由博洛率主力攻取福州,一路由李成棟部引導一部清軍追擊隆武帝。八月二十八日,隆武帝朱聿鍵在汀州(今福建長汀)被清軍俘殺,隆武政權(quán)亡。
上一篇:《清滅南明弘光政權(quán)之戰(zhàn)(1645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清滅大西政權(quán)之戰(zhàn)(1646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