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寶慶之戰(1917年10~11月)
1917年10至11月,護法戰爭中,護法軍在湖南衡山、寶慶(今湖南邵陽)地區抗擊北洋軍進攻的作戰。
1917年10月初,護法軍與北洋軍隊首先在湖南開戰。湖南督軍傅良佐以北洋軍第8師第15旅和第20師第39旅從正面進攻衡山;以湘軍第2師朱澤黃旅和第20師第40旅進攻寶慶;以商震旅從湘潭馳援永豐(今湖南雙峰),倪嗣沖之安武軍左出醴陵進取攸縣,襲擊衡陽之背。為抗擊北洋軍的進犯,護法湘軍第1師師長趙恒惕率該師第1、第2團在衡山、護湘關至茶園鋪沿線設防,另將1個營配置于福田鋪擔任翼側警戒;劉建藩部數營防守淦田、朱亭。
10月6日晨,兩軍在湘潭附近接戰,至9日,北洋軍第15旅占領茶園鋪、白石鋪、護湘關等地。11日,占領衡山,護法軍退守賀家山。13日,北洋軍第39旅占領朱亭,14日向衡山靠攏,以配合第15旅進攻賀家山。從15日起,雙方各投入兵力萬余人,在賀家山連日激戰。護法軍憑借有利地形,英勇抗擊,阻止了北洋軍的推進,穩定了戰局。另外,10月2日,湖南第2區守備司令周偉、第1師第3團團長宋鶴庚宣布投身護法,并率部東進,襲占界嶺,前鋒逼近界嶺東面的青樹坪,另以原永州守備司令謝國光率3個營襲擊永豐翼側。5日,朱澤黃旅反攻,奪回界嶺,并于18日向寶慶發起進攻。護法軍拒城抗擊一夜后撤離。21日后,護法軍鑒于賀家山至衡山方向北洋軍云集,遂將主力轉至寶慶方向。11月4日,林修梅旅在廣西援軍陸裕光部配合下,收復寶慶,并乘勝進擊永豐。8日,護法軍攻克界嶺、青樹坪。11日,再次進攻永豐,守軍不支,棄城而逃。
與此同時,護法軍與北洋軍在湘東醴陵、攸縣方向也展開激戰。11月7日,安武軍進至新市,與已進駐攸縣的廣東護國軍第1軍副司令邱渭南部接戰,10日占領攸縣。正當兩軍相持不下之時,第8師師長王汝賢和第20師師長范國璋因對傅良佐不滿,于14日突然宣布停戰議和,并從衡山撤退。賀家山、永豐等地之北洋軍不待下令即棄陣地而逃,護法軍乘勢追擊,連克衡山、攸縣、朱亭、湘潭、株洲等地。17日,又在湘潭伏擊北洋軍商震旅,該旅幾乎全軍覆沒。20日,趙恒惕、程潛、劉建藩等部進占長沙。王汝賢、范國璋率殘部逃亡。
上一篇:《衡寶戰役(1949年10月~16日)》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邯鄲戰役(1945年10~11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