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劉秀
《劉秀》:劉秀(前6—57),即漢光武帝。東漢王朝建立者。25—57年在位。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高祖九世孫。新莽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他和兄乘機起兵,加入綠林起義軍,大破莽兵于昆陽。更始元年(23年),以恢復漢家制度為號召,聯合貴族勢力,擊敗銅馬、招降赤眉等起義軍。建武元年(25年)稱帝,定都洛陽。討伐公孫述、隗囂等割據勢力,統一全國。在位時,多次發布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命令,興修水利,裁并了400多個縣,精簡官吏,并在中央加重尚書職權,在地方廢除掌握軍權的都尉,以加強中央集權。他留心文學,重用高節之士。
“漢委奴國王”金印
這方金印是在日本發現的,經諸多史學家分析考證,此印極有可能為漢光武帝劉秀所授。
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源遠流長。但是,關于兩國之間交往起于何時,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定論。1784年,日本博多灣志賀島上一個名叫甚兵衛的農夫,在田間勞動時于水溝中發現了這枚刻有“漢委奴國王”的金印。印為純金鑄成,蛇鈕,長寬各2.3厘米,通高2.2厘米?!逗鬂h書·東夷傳》有“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的記載。故有人認為,這枚金印就是光武帝授予倭奴國王的印。但也有人提出,金印上所刻的是“委”字,而不是“倭”字,因此對上述說法表示懷疑。這個使人困惑的問題,隨著我國兩顆漢代金印的相繼發現,謎底正在逐漸揭開。
1956年,云南省晉寧縣石寨、山西漢古墓群的滇王墓中,出土了一顆漢武帝劉徹賜給滇王嘗羌的金印“滇王之印”。滇國是漢代西南諸夷中最強的國家之一,《史記》中有“西南夷長以百數,獨夜郎、滇受王印”之載。出土的這顆金印亦為純金鑄成,蛇鈕,長寬各2.3厘米,通高2.2厘米。據考證,此印確是漢武帝所賜“滇王之印”。而這顆金印無論質地、字體、印鈕和尺寸大小,均與日本出土的“漢委奴國王”金印相同。
1981年,揚州市邗江縣一位婦女在甘泉二號漢墓附近的田間,發現了一顆漢代諸侯王璽“廣陵王璽”。此印也是純金鑄成,龜鈕,長寬各2.3厘米,通高2.1厘米?!逗鬂h書·明帝紀》載:“永平元年(5 8年)八月戊子,徒山陽王荊為廣陵王,遣就國?!眳⒄崭浇鼭h墓中刻在其他銅器上的年號推定,這顆金印即是東漢明帝劉莊于永平元年封劉荊為廣陵王時賜給他的。這與光武帝劉秀賜漢倭奴國印的中元二年(57年)只相差一年;而且兩顆金印的字體和手法極為相似,大約出自一人之手。
“漢委奴國王”這方金印經與史籍的參照印證和與“滇王之印”、“廣陵王印”的對比分析,其可靠性已初步得到證明,由此也進一步證實了中日兩國交往的淵源關系。當然,這顆古印的真偽還有待更加深入地考察論證。
漢委奴國王
滇王之印
廣陵王璽
龜鈕
上一篇:楹聯趣談·劉炳森
下一篇:信札趣談·劉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