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阮元
《阮元》:阮元 清乾隆二十九年—道光二十九年(1764-1849),字伯元,號蕓臺,又號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官至禮仁閣大學士,謚文達。工詩文,精鑒金石、書、畫,善篆、隸、行、楷。作花卉木石,筆致秀逸。著作之富甲于一時。乾隆五十六年參與修《石渠寶笈二編》,所見內府秘藏書、畫,記其題跋并辨別其真贗,有《石渠隨筆》,尤為鑒家推重。著有《皇清碑版錄》、《積古齋鐘鼎款識》、《兩浙金石志》、《經室集》。
《阮元》:主要閑章:積古齋 怡志林泉
積古齋
積古齋為阮元收藏金石之所,阮元好收藏金石,并以善鑒著稱。但往往有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不小心就會看走眼。如清李柏元《南亭筆記》載:“阮之在揚州也,搜羅金石,旁及鐘鼎彝器,一一考訂,自夸老眼無花。一日有以折足鐺求售者,太傅再三審視,鐺容升許,洗之色綠如瓜皮,太傅大喜,以為此必秦漢物也,以善價得之。偶宴客以之盛鴨,藉代陶器,座客摩挲嘆賞。太傅意甚得也。俄而鐺忽然有聲,土崩瓦解,沸汁橫流。太傅恚其,密拘其人至,鍵之室,命每歲手制贗鼎若干,優其工價。后太傅贈人,此物遂無一真者。”又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載:阮元任浙江巡撫時,他的門生入都會試,在通州旅舍中購一燒餅充饑,見其背面斑駁成文,戲以紙拓之,絕似鐘鼎,既寄阮元,騙他是在北通古董店中見的一古鼎,無錢購買,也不識為何物,向老師請教。阮元接信后,隨即召集嚴小雅、張廷濟諸名士,互相商磋,意見皆不同,阮元對照宣和圖譜中的某鼎,加跋于后,歷言某字皆與圖譜相合,某字年久,銘文剝蝕,某字拓手不精,實非贗物等,成為當時笑談。可見即使如阮元這樣博古通今之士,也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筆者以為這主要是由于他好古之深,看到某一未見器物,即興奮異常,以至缺乏客觀冷靜的思考而失鑒。
阮元像
怡志林泉
阮元性喜游覽山水,為官期間亦時存其志。易宗夔《新世說》載:“阮蕓臺督粵時,有屬吏欲求劇縣,托某先容。公曰:‘官可自擇乎?則吾舍節鉞而為陽朔令矣。’某問故。公曰:‘陽朔荔浦山水奇秀甲于寰區。吾于閱兵時見之,至今猶夢寐不忘也。’”
積古齋
怡志林泉
上一篇:收藏趣談·錢鏡塘
下一篇:扇面趣談·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