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廈門之旅·鼓浪嶼·海上花園音樂之島
鼓浪嶼是廈門市的一個小島,面積僅1.71平方公里,島四周海水蔚藍,海灣蜿蜒,金黃色的沙灘時刻迎送著那撲岸而來、來而復去的雪花細浪;島上奇巖俊立、澗谷生幽,綠樹蒼翠,繁花似錦,雖彈丸之地,而瑰麗無比,燦若海上明珠,被稱為“海上花園”。島上房舍皆依山而建,構思巧妙,柏油小道盤桓山間,車馬絕跡,小巷里琴聲悠揚,寧靜而富有詩意,故又被譽為“音樂之島”。
島上勝景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等。
日光巖
鼓浪嶼龍頭山頂,有一巨巖異峰突起,踞立山巔,周圍則怪石盤錯,洞壑幽深。此為鼓浪嶼最高處——日光巖,海撥90余米。登巖路徑中,有一段極崎嶇陡峻,巨巖時而虎踞兩旁,時而凌空壓頂,令人望而心驚。山頂巨巖壁立,上面橫刻“天風海濤”四字,稍下,又豎刻“鷺江第一”和“鼓浪洞天”兩排字,筆力雄勁,氣勢非凡。
日光巖上有“龍頭山寨”,是鄭成功最早的屯兵營寨,寨門右側是“宛在亭”,亭下那塊高15米,寬6米的巨石,是鄭成功的水操臺遺址,上面刻著“鄭延平水操臺故址”字樣。摩崖石刻中,有鄭成功手書行草《禮樂衣冠第》詩:“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井壽域,東海釀流霞。”鄭成功當年反清復明、收復臺灣,屯兵廈門,在鼓浪嶼訓練水師,他就站在水操臺上,指揮海上戰艦,其艦隊威鎮閩海,今島上乃有“閩海雄風”石刻。抒寫鄭成功浩氣的題刻亦不少,如龍頭山寨門石上有已故教育家蔡元培的題詩:“叱咤天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云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寨門對面,有著名抗日將領蔡廷鍇于1933年題的詩:“心存雋手補天功,八閩屯兵今古同。當年故壘依然在,日光巖下憶英雄。”
福建鼓浪嶼鄭成功雕像
日光巖上搭有高臺,登臺俯瞰,廈鼓風光一覽無余。據說晴日無云之時,在日光巖上可望見金門島上的行人,偶爾還能聽到金門雞叫聲。
菽莊花園
游廈門,不能不去鼓浪嶼;游鼓浪嶼,不能不去菽莊花園。菽莊花園精美絕倫,但很多游人可能不知道它原是林叔臧的私人庭園,“菽莊”二字,亦取自叔臧諧音。
林叔臧又名爾嘉,原籍福建龍溪,其先世遷居臺灣淡水,甲午戰爭后,叔臧之父遷回鼓浪嶼居住。菽莊花園建于1913年秋,在布局設計上,其主人有意模仿《紅樓夢》中賈寶玉居所怡紅院的建筑。全園分藏海園和補山園兩部分,各置五景,后又增建數亭。在方圓不及10畝的土地上,巧妙構思、精心設景,有亭樓斗巧,山石爭奇,更有匠心獨運的十二洞天和如虹飲海的四十四橋,令人嘆絕。
菽莊花園背靠日光巖,前臨大海,建筑設計又突出藏海補山之妙,集山光海景于一園,使人漫步園中,怡心悅目之余,又有意外發現之喜,被譽為“廈門第一園”。
鄭成功紀念館
鼓浪嶼是當年鄭成功的屯兵練兵之所,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1962年,在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周年時,于日光巖下建了鄭成功紀念館。紀念館內有七個陳列室,立有鄭成功塑像,以各種文字、圖表、照片及實物介紹鄭成功的生平及歷史功績。展品中包括當年使用過的銅炮、鐵炮、戰艦模型以及刻有“漳州軍餉”的銀幣。
1661年,鄭成功率領將士二萬五千人,戰船數百艘,從金門誓師出發,挺進臺灣。鄭軍先圍困赤嵌城(今臺南),迫使荷蘭守將獻城投降。接著又出其不意地包圍了臺灣城(今臺北),使頑抗不降的荷蘭總督揆一嚇得目瞪口呆。揆一妄圖以銀錢作緩兵之計,等待援軍到來。他派人來見鄭成功,說愿“年年照例進貢”,另外贈送勞師銀10余萬兩,勸鄭退兵。鄭成功不為所動,一面繼續圍困臺灣城,一面致書揆一,嚴正聲明:“然臺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予既來索,則地當歸我;珍瑤不急之物,悉聽歸爾。若執事不聽,可揭紅旗請戰,予當立馬以觀,毋游移不決也!”
揆一仍不投降。鄭軍堅持圍困,數日后,擊潰了荷蘭從巴達維亞派來的援軍,揆一彈盡糧絕,于1662年1月27日宣布投降。2月1日,揆一在投降書上簽了字。被荷蘭侵占三十八年之久的臺灣終于重回祖國。
臺灣收復后,與高山族人民一道,攜手共建臺灣。鄭成功作為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名垂青史。
上一篇: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樓觀臺·洞天之冠
下一篇:莽莽關外山·松花江之旅·依蘭·滿族發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