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陳師曾
陳師曾(1876~1923),名衡恪,字師曾,號槐堂、朽道人、朽者,署染蒼室、安陽石室等。江西修水人。近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美術理論家、美術教育家。陳師曾的祖父是曾任湖南巡撫并在湖南推行新政的陳寶箴,父親為著名詩人陳三立(散原)。陳師曾早年從吳昌碩學藝。曾留學日本,畢業于日本高等師范學校。歸國后從事美術教育。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編審,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北京美術專門學校教授。他能詩文,擅書法、篆刻,在繪畫理論上有重要貢獻。陳師曾是民國初年北京畫壇的領袖,是“南風北漸”的重要畫家,他的藝術思想影響了20世紀的中國繪畫。繪畫代表作有《北京風俗圖》34幅等。著有《中國繪畫史》《中國文人畫之研究》等,出版有《染蒼室印存》等。
身體力行文人畫主張
作為重要的美術理論家,陳師曾在其《中國文人畫之研究》 等文章中指出,畫中要“帶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必需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用筆是另有一種意思,另有一種寄托”,不能徒有形似,強調陶冶性靈、發表個性,認為“不求形似”正是中國畫的進步。指出人品、學問、才情、思想為文人畫最重要的要素。陳師曾在學習和創作中也身體力行他的文人畫主張,他主要師法文人繪畫中具有強烈個性和極具創造性的畫家。
陳師曾的繪畫才能是全面的,山水、花卉、人物無所不精,技法也相當純熟。從他所繪扇面看,他的山水參合沈周、藍瑛、石濤、髡殘諸家,一丘一壑力避平庸,用筆勾多皴少,生辣有力,天真有趣; 園林小景小中見大,饒有詩意;寫意花卉取法陳淳、徐渭、吳昌碩,結合寫生,自成一格;風俗人物畫則緊貼社會生活,風格清新爽健。
《花卉》扇面 陳師曾
上一篇:閑章趣談·陳巨來
下一篇:閑章趣談·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