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翁同龢
《翁同龢》:翁同龢 清道光十年—光緒三十年(1830-1904),字叔平,一字聲甫,自署松禪,晚號瓶生,又署瓶廬。江蘇常熟人。咸豐六年進士,賜一甲一名及第,官至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參機務。光緒戊戌政變后,罷職歸里。卒后追謚文恭。學通漢宋,文宗桐城,詩近西江。書法遒勁,天骨開張,幼年學歐、褚,中年用力于顏真卿,更出入蘇、米。晚年沉浸漢隸,為同、光間書家第一。間作山水木石及雜畫,以筆力奇肆出之,隨意點染,古趣盎然。更自題詠,彌覺雋逸。
《翁同龢》:主要閑章:松禪居士
松禪居士
光緒二十五年二月,翁同龢從城內方塔下臨時租借的寓所正式遷至虞山西麓下的“瓶廬”。開始遁跡塵世,過著“寂寞似孤僧”的隱居生活。清李伯元《南亭筆記》載:“常熟相國自遭放棄后,隱于白鴿峰,往往芒鞋竹杖,日踏煙籮,登劍門,看北山秋色。相國結茅處,為萬松寺故址,故相國自號松禪。室中設繩床一而無帳,展襥衲臥其上,椽柱歷歷在目。謔者曰:‘此之謂司農仰屋梁。’”他自署松禪居士,又號瓶廬。每日早起,先伏案讀經,“月讀《法華經》一周,以靜吾心”,然后讀《易》,所用的本子是毓慶宮授讀的教本。亦含有“日日讀《易》,借以思君”的意思,翁同龢是光緒帝的老師,也是光緒維新變法的有力支持者,正是這個原因為慈禧所銜恨,被開缺回籍的。雖然已被開缺回籍,永不敘用,但內心還是非常記掛光緒帝的安危,和他的維新變法運動。然而,畢竟“西請帷幄已如隔世”,每一思及,唯有悲酸落淚了。取號松禪居士、瓶廬,正體現了他內心的痛苦與不安。
翁同龢像
松禪居士
上一篇:翰墨趣談·羊欣
下一篇:閑章趣談·翁方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