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lián)趣談·李夢陽
李夢陽(1473~1530),字獻吉、天賜,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明文學家。弘治年間進士,授戶部郎中。武宗時因上疏彈劾劉瑾專政下獄。瑾誅,官江西提學副使,后被革職。為 “前七子”之一。論文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對扭轉“臺閣體” 冗沓文風有一定作用。著有《空同集》。
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魏無忌,長孫無忌,爾無忌,吾亦無忌
這是一副巧對。據(jù)說,明代文學家李夢陽督學江西時,發(fā)現(xiàn)有位考生與他同名,一時興發(fā),特地出了這個上聯(lián)叫這位考生應對,一方面顯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有意難一難這位考生。
藺相如是戰(zhàn)國時趙國的上卿,司馬相如是西漢大名鼎鼎的辭賦家。“名相如,實不相如”,意思是說,我是考官,你是考生,兩人名字雖相同,實質是不相同。這上聯(lián)出得巧,可是這位考生也對得巧。
魏無忌是戰(zhàn)國時魏國的信陵君,長孫無忌是唐太宗長孫皇后之兄。“爾無忌,吾亦無忌”,意思是說,我倆雖同名,你不必猜忌,我也毋需顧忌。對得不亢不卑,不失身份,李夢陽聽了感到非常滿意。這位考生亦因此得到李夢陽的賞識與舉薦。
這副對聯(lián)還有一個巧處,藺相如的時代比司馬相如早,而恰巧魏無忌的時代亦早于長孫無忌,時代的先后正相同。同時,“相如” 的如字是平聲,“無忌”的忌字是仄聲,平仄亦正相對。
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魏無忌,長孫無忌,爾無忌,吾亦無忌
上一篇:閑章趣談·李日華
下一篇:翰墨趣談·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