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名烈,以字行。冀州武邑(屬今河北省)人,后遷居始平(今陜西興平縣)。父蘇邕,隋末,率鄉里數千人為本郡平亂;定年方十余,驍悍多力,膽氣絕倫,隨父捕討,數沖鋒陷陣。父死,代領其眾,鄉人賴之。后投靠起義者竇建德,建德將高雅賢甚愛之,以為養子。繼從起義者劉黑闥征伐,每戰有功。及黑闥、雅賢死(公元623年),定方回歸鄉里。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太宗即位,征定方為匡道府折沖。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隨兵部尚書李靖襲擊突厥頡利可汗于磧口(在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北)。定方率二百騎為前鋒,乘霧而行,離突厥一里許,忽云開霧散,定方馳攻之,殺數十百人,頡利及隋公主(即義成公主,出嫁頡利之父突利可汗)狼狽逃走。軍還,授左武候中郎將。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五月,從右屯衛大將軍程知節(俗稱程咬金)討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為前軍總管。次年十二月,至鷹娑川(在今新疆伊寧市境),遇敵騎二萬??偣芴K政海與戰,互有勝負,而敵援兵二萬騎又至。時定方正在歇馬(隔一嶺,與知節相去十里許),望見塵起,即率五百騎馳往擊之,敵眾大潰。定方追擊二十里,殺、俘一千五百人,獲馬二千匹,其敵人的死馬、甲仗,棄于山野,不可勝計。副大總管王文度忌其功,謂知節曰:“雖云破賊,官軍亦有死傷,乘危輕脫,乃成敗之法耳,何急而為此!自今常結方陣,置輕重在內,遇賊則戰,此萬全策也?!庇殖C稱“得旨”,由自己負責指揮,遂令收軍不許深入。由是士卒終日跨馬,披甲結陣,不勝疲勞,馬多瘦死。定方言于知節曰:“出師欲以討賊,今乃自守,坐自困敝,若遇賊,必敗。”“主上以公為大將,豈可更遣軍副專其號令,事必不然。請囚文度,飛表以聞。”知節不從。及有突厥來歸附,文度曰:“此屬伺我旋師,還復為賊,不如盡殺之,取其資財。”定方曰:“如此乃自為賊耳,何名伐叛!”文度不聽,竟殺之,分其財物,獨定方不受。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閏正月,為伊麗道(伊犁河地區)行軍大總管,自北道再征沙缽羅可汗。十二月,自金山(阿爾泰山)北,先擊處木昆部,大破之,其部懶獨祿等帥萬余帳來降,定方撫之;并選千騎與之俱行。至曳咥河(今伊犁河)西,沙缽羅率兵十萬來戰,定方將萬余人擊之。沙缽羅輕定方兵少,直圍之。定方令步兵據南原,自將騎兵據北原。沙缽羅先攻步兵,三沖不入,定方乘勢攻之,沙缽羅大敗。定方追擊三十里,斬其大首領都搭達官等二百余人,獲人馬數萬;次日,復擊之,沙缽羅率數百騎西走。定方令追之。時大雪紛飛,平地二尺,諸將皆請待天晴再進。定方曰:“虜恃雪深,謂我不能進,必休息士馬,亟追之可及,若緩之,彼遁逃浸遠,不可復追,省日兼功,在此時矣!”乃踏雪晝夜兼行,直指其牙帳(在今烏茲別克塔什干城東北)。及至,沙缽羅將獵,定方縱兵擊之,斬獲數萬人,沙缽羅逃奔石國(在今塔什干一帶)。定方命副都護蕭嗣業追之。嗣業至石國,石國以沙缽羅授之。至此,西突厥悉定,歷時凡十六年。于是息兵,令諸部各歸所居,修道路,置郵驛,掩骸骨,問疾苦,畫疆界,復生產;凡被沙缽羅所掠者,悉還之。
四年(公元659年)十一月,疏勒、朱俱波、謁般陀三國復叛,定方為安撫大使討之,至業葉水(在今新疆輪臺縣西三百里),選精兵萬人、馬三千匹,馳往襲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至馬頭川城下,其首領都曼大驚,戰于城外,敗退入城。及唐大軍至,圍之,遂降。次年正月,還京,法司請斬都曼。定方請曰:“臣許以不死,故都曼出降,愿丐其余生?!备咦谠唬骸半耷ㄒ匀渲拧!?/p>
三月,百濟恃高麗之援,數侵新羅,新羅王春秋求救于唐。八月,定方率水陸十萬自成山(今山東榮城縣)渡海。百濟據熊津江口(今漢江)相拒,定方擊破之,斬數千人,余皆潰奔。繼水陸并進,直指其都城俱拔城(今全州縣),百濟傾國來戰,定方復大破之,殺萬余人。百濟王和太子逃往北境,其次子扶余泰自立為王。太子之子扶余子思對泰之立不滿,率左右出城降,百姓皆從之,泰不能止。定方命登城立旗幟,泰窘迫,亦降。
時百濟僧道琛猶聚眾據周留城(在今全州西),迎故王子扶余豐于倭國(今日本)立之。及百濟郡將黑齒常之率眾來降,定方縱兵搶劫,壯者多死。常之懼,與左右十余人逃歸,收集亡散,保據任存山(在今全州西),結柵自固,旬月間,歸附者三萬人。定方攻之,不利。因有吐蕃之亂,定方被召還師。十二月,與左驍衛大將軍契何力等再征高麗。龍朔元年(公元661年)四月,水陸分道并進,屢戰屢捷,遂圍平壤,六攻不下。次年二月,平壤大雪;其他各路,戰亦不利,遂撤圍還。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死。時年七十六。謚曰莊。
定方是唐代名將。他善于利用戰機,排除助力,不怕困難,長途奔襲,一日一夜行三百里,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敵因無準備,往往未戰而先亂。在初期,他是重視軍紀的。但在攻打百濟時,縱兵搶劫、殺人,致降者復叛,無功而還。
上一篇:《耿弇》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下一篇:《蕭綽》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