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慮謀訓練
謀略主體自我修煉的一個重要方法。謀略主體的成功與各種刺激分不開,其中包括“內部”刺激和“外部”刺激。所謂外部刺激,也就是外部壓力,或稱逆境。在逆境之中,人們的心理與順境中不一樣。大體有三種反應:一是在逆境面前軟弱無力,自萎自退自亡。二是認識和改變這種環境,但要有一個過程。三是順“逆勢”達到勝利目的。前一種是被動式,不足取;后兩種、特別是第三種是主動式可取。歷史上逆境創造而成功成才的事例甚多。史學家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說:“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奏,<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至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都是逆境成才之例。韓信背水列陣擊敗趙國,就是運用了孫子的“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軍事思想,實際上是逆境創造方法在軍事上的運用。至于現實生活中逆境成才者更多了,山東的張海迪,哈爾濱的劉明歌都是。在經濟競爭中,山重水復疑無路,處于困境被動之時是常有的事。為形勢所逼,適時想出擺脫困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也是常有的事。
雖然,謀略家們都不希望遇到逆境,但客觀上誰都免不了。謀略家應當學會在逆境成功的方法。
上一篇:超級管理者
下一篇: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