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覬妻于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韓覬妻于氏》人物故事小傳
韓覬妻于氏,洛陽人,字茂德,雖然出生在富貴之家,卻無驕貴之氣,恭遵禮法,節儉勞作。不幸18歲時,韓覬戰死,于氏悲痛不已,誓死不改嫁,以韓覬孽子韓世隆為后嗣,躬自勞作,蔬食布衣,訓導幼子長大成人,被高祖褒獎贊美,旌表其所居巷里,號為節婦闕。終年72歲。
〔正 史〕
韓覬妻者,洛陽于氏女也,字茂德。父實,周大左輔。于氏年十四,適于覬。雖生長膏腴①,家門鼎盛,而動遵禮度,躬自儉約,宗黨敬之。年十八,覬從軍戰沒②,于氏哀毀骨立,慟感行路。每至朝夕奠祭,皆手自捧持。及免喪,其父以其幼少無子,將嫁之。誓無異志。復令家人敦喻③,于氏晝夜涕泣,截發自誓。其父喟然傷感,遂不奪其志焉。因養夫之孽子世隆為嗣,身自撫育,愛同己生,訓導有方,卒能成立。自孀居已后,唯時或歸寧,至于親族之家,絕不來往。有尊卑就省謁者,送迎皆不出戶庭。蔬食布衣,不聽聲樂,以此終身。高祖聞而嘉嘆,下詔褒美④,表其門閭,長安中號為節婦闕。終于家,年七十二。
《隋書·列女傳》
[注 釋]
①膏腴:肥沃,這里指富裕之家。②沒:通“歿”,死。③敦喻:敦促勸勉。④褒美:褒獎贊美。
上一篇:《韓康》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韓康》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馬倫》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馬倫》人物故事小傳